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各地美食 各地美食
酸枣仁汤医案_酸枣仁汤医案100则_1
ysladmin 2024-05-11 人已围观
简介酸枣仁汤医案_酸枣仁汤医案100则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酸枣仁汤医案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1.酸枣仁汤的配方 有什么功效2.?《临证指南医案》卷六 不寐3.附子的临床应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探讨酸枣仁汤医案的今日更新,希望我的介绍能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酸枣仁汤的配方 有什么功效
2.?《临证指南医案》卷六 不寐
3.附子的临床应用与中毒解救
4.神农本草经之菖蒲用方
5.秫米简介
酸枣仁汤的配方 有什么功效
1、配方酸枣仁二升(12克)、甘草一两(3克)、知母二两(6克)、茯苓二两(6克)、川芎二两(6克)。
3、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4、功效清热除烦,养血安神。
5、主治主治肝血不足,虚热扰神,症见心悸失眠,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煤,舌红,脉弦细。
6、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紧张性头痛、焦虑障碍、心悸、躁狂等病症。
?《临证指南医案》卷六 不寐
目录 1 拼音 2 《古今医鉴》卷十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神通饮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神通饮 1 拼音
shén tōng yǐn
2 《古今医鉴》卷十 2.1 方名神通饮
2.2 组成川木通2两(锉细)。
2.3 主治外感风湿之白虎历节风症,遍身抽掣疼痛,足不能履地二三年,百方不效,身体羸瘦者。
2.4 神通饮的用法用量上用长流水煎汁,顿服。服后1时许,遍身发痒,或发红丹,勿惧,遍身上下出汗即愈。
古籍中的神通饮 《古今医鉴》:[卷之十]痹痛
,入姜汁、竹沥服。痛甚加乳香、没药为末,调服。神通饮〔批〕(按此方治白虎历节风之剂)治感风湿,得白...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一积热门]药方人参败毒散参苏饮葛根解肌汤九味羌活汤(以上方通治伤风伤寒发热,解肌。方见伤寒门。)(河间)六神通解...
《孙文垣医案》:[卷四新都治验]程内眷新寡七日染疫适值梦泄神昏谵语。次日,仍以前方加酸枣仁、竹茹,四肢始能运动,乃饮粥汤。仅一子甫十岁,一女甫十四,继被疫困,均以六...
《伤寒悬解》:[卷一]脉法上编寸口在手冲阳在足手足之动脉气原于经络而神通于脏腑故精于脉者不饮上池之水而操隔垣之明仲景脉法大含元气纤...
《孙文垣医案》:[卷四新都治验]弟淑南三阳合病暑症附子的临床应用与中毒解救
倪 多痛阳升。阴液无以上注。舌涸赤绛。烦不成寐。当益肾水以制心火。(心火)
鲜生地 元参 麦冬 绿豆皮 银花 竹叶心
吴 少阳郁火。不寐。(胆火)
丹皮 半夏 钩籐 桑叶 茯苓 橘红
程(氏) 上昼气逆填脘。子夜寤不肯寐。乃阳气不降。议用温胆汤。温胆去枳实加金斛 滚痰丸二钱五分。
顾(四四) 须鬓已苍。面色光亮。操心烦劳。阳上升动。痰饮亦得上溢。灵枢云。阳气下交入阴。阳跷脉满。令人得寐。今气越外泄。阳不入阴。勉饮酒醴。欲其神昏假寐。非调病之法程。凡中年已后。
男子下元先损。早上宜用八味丸。晚时用半夏秫米汤。(阳跷脉虚)
某 阳不交阴。夜卧寐躁。小半夏汤。
赵(氏) 呕吐眩晕。肝胃两经受病。阳气不交于阴。阳跷穴空。寤不肯寐。灵枢方半夏秫米汤主之。
又 接用人参温胆汤。
某(四二) 脉涩。不能充长肌肉。夜寐不适。脾营消索。无以灌溉故耳。当用归脾汤意温之。(脾营虚)
嫩黄 于术 茯神 远志 枣仁 当归 炙草 桂圆 新会皮
某 肝阳不降。夜无寐。进酸枣仁法。(胆液亏阳升虚烦)
枣仁 知母 炙草 茯神 小麦 川芎
某 不寐六十日。温胆诸药不效。呕痰不适。明系阳升不降。用金匮酸枣仁汤。
枣仁 知母 茯苓 川芎 炙草
陈 *** 走泄。复因洞泻。重亡津液。致阳暴升。胃逆。食入欲呕。神识不静无寐。议酸枣仁汤。
枣仁(五钱) 炙草(五分) 知母(二钱) 茯苓(二钱)
某(三三) 寤不成寐。食不甘味。 羸。脉细数涩。阴液内耗。厥阳外越。化火化风。燔燥煽动。此属阴损。
最不易治。姑与仲景酸枣仁汤。
枣仁(炒黑勿研三钱) 知母(一钱半) 云茯神(三钱) 生甘草(五分) 川芎(五分)
田 脏液内耗。心腹热灼。阳气不交于阴。阳跷穴空。令人寤不成寐。灵枢有半夏秫米法。但此病乃损及肝肾。欲求阳和。须介属之咸。佐以酸收甘缓。庶几近理。(肝肾阴亏阳浮)
龟胶 淡菜 熟地 黄柏 茯苓 萸肉 五味 远志
又 咸苦酸收已效。下焦液枯。须填实肝肾。
龟鹿胶 熟地 苁蓉 天冬 萸肉 五味 茯苓 羊内肾
不寐之故。虽非一种。总是阳不交阴所致。若因外邪而不寐者。如伤寒疟疾等暴发。营卫必然窒塞。升降必然失常。愁楚 *** 。日夜难安。当速去其邪。攘外即所以安内也。若因里病而不寐者。或焦烦过度。而离宫内燃。从补心丹。及枣仁汤法。或忧劳愤郁。而耗损心脾。宗养心汤。及归脾汤法。或精不凝神。而龙雷震荡。当壮水之主。合静以制动法。或肝血无藏。而魂摇神漾。有咸补甘缓法。胃病则阳跷穴满。有灵枢半夏秫米汤法。胆热则口苦心烦。前有温胆汤。先生又用桑叶丹皮山栀等。轻清少阳法。营气伤极。人参人乳并行。阳浮不摄。七味八味可选。余如因惊宜镇。因怒宜疏。饮食痰火为实。新产病后为虚也。(邵新甫)
徐评 不寐之因不一。案中十不得一。博考方知。
神农本草经之菖蒲用方
附子,为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块状子根,如子附母,故曰附子。本药味辛甘,性大热,纯阳无阴,燥烈有毒。具有温补脾肾、助阳引水、逐寒祛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为救治元阳衰微、阴寒内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之要药。
古代医家经验
东汉张仲景为应用附子的大家。在其所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附子之方达30余首。如四逆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粳米汤、大黄附子汤、肾气丸、九痛丸等。张用附子胆大而心细,生附子用于回阳救逆,炮附子用于温经扶阳、散寒除湿。一般用一枚(约9g)或一两(约3g),多则用三枚(约27g)或六两(约18g)。常与干姜、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配伍,树立了附子应用的规范。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创温脾汤,将附子、大黄、人参、干姜、甘草熔于一炉,功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这是对张仲景大黄附子汤的发挥。近人用于急性菌痢、慢性肾炎,疗效很好。
宋代有关附子的创新方增多。如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中的参附汤,为回阳固脱的代表方剂,是抢救心力衰竭的主方。又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三生饮,由生附子、生川乌、生南星、木香等组成,为治疗中风偏瘫语謇之名方。还有魏岘《魏氏家藏方》中的芪附汤,被后世立为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的主方。
明代的陶华在《伤寒六书》中立回阳救逆汤,方中既有回阳救逆的附子、干姜、肉桂,又有益气生脉的人参、五味子、炙甘草,特别是方中有麝香,增强了附子的温通开窍作用。伟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附子"附方"下记录了可以治疗的104种病证,并含有配方。还记述了三位常服用附子年至耄耋仍"康健倍常"的验方。李氏认为,"他人服一粒即为害,若此数人,皆其脏腑禀赋之偏,服之有益无害,不可以常规概论也。"这种从实践经验中悟出的论断,诚实可信。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列为"药中四维"(古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言为立国安邦之要;药中四维,乃治病保命之要)。并依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创右归饮、右归丸,将附子、肉桂与熟地、山药、枸杞、山萸肉等相伍,被医家推崇为调节肾阴阳代谢的代表方剂。
清代陈修园总结张仲景用附子的经验,乃为"杂于苓、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爱,补虚法也;佐以姜、桂之热,佐以麻、辛之热,如夏日可畏,救阳法也。"(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卷四》),并在《时方妙用》中立消水圣愈汤,此方由仲景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加知母组成,陈氏标为"治水第一方".后人用于脾肾阳虚、阴寒内盛、痰饮泛滥、湿浊凝聚的咳喘、阴水、寒疝等,多有良效。特别要提的是王清任所创的急救回阳汤,将附子、干姜与桃仁、红花配伍,诚为回阳救逆法与活血化瘀法组方的典范,为治疗心衰、挽救生命开拓了一条新路。其后,唐容川创天魂汤,将附子、干姜等温里药用于出血证,为治疗虚寒性吐血另设温阳摄血法。
近现代医家经验
近现代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对附子的应用,具有独到见解与体会。张锡纯(1860~1933年)善将附子与人参、山萸肉并用,挽救亡阳证,并创敦复汤补相火、运脾胃。上海祝味菊(1884~1951年)针对当时医界"投凉见害迟,投温见害速,投凉之害在日后,投温之害在日前"之偏见,放胆用附子治疗危重病证。观其医案,附子用量超出常用量,少则12~15g,多则30g,故有"祝附子"之名盛传于沪滨。他在处方中,将温阳药附子与潜阳药(灵磁石、生龙齿)或与安神药(酸枣仁、朱茯神)并用,能使阳气振作而潜藏,神气安然而勿浮,深得附子配伍之妙。
云南吴佩衡(1886~1971年)十分尊崇《伤寒论》温扶阳气法对附子的应用,擅长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扶阳散寒剂,并自立寒证标准,即"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气短,少气懒言。"治愈许多阳虚病症。他用附子之量更是惊人,一般在30g以上,多至100g、200g、300g,最多用至450g.常将附子加入辛温发散剂、温里和胃剂、补气剂、滋润剂等方药中。他用附子之法有三,一是用炮制附子;二是与干姜、上肉桂(研末泡水冲入)配伍使用;三是久煎(大剂量煎3个小时以上)。显示出娴熟的临证用药经验。其用附子之量,确有过人之胆识,至今在云南等地仍有一定影响。
蒲辅周(1888~1975年)对附子有着精到的配伍经验。李兴培曾总结蒲氏附子配伍二十三法(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年11期26页)。其主要功效为回阳、温阳、温经、温通、温补、温化、温寒等,它如引火归原、平复厥热、反佐纯寒等亦是不可忽视的配伍。但蒲氏恪守"温而无燥"之规则,认为"药既要对症,用也必须适中,药过病所,温热药的刚燥之性就难免有伤阴之弊。"(见《蒲辅周医疗经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年11月版25页)。他还举《伤寒论》附子配伍之例,如附子汤中配白芍、四逆汤中配甘草以及肾气丸中水中取火等,皆取温而不燥之义。其见解委系公允。
上海名老中医方行维先生擅于将附子与羚羊角配伍使用。方氏指出:附子为回阳救逆之妙品,羚羊角为镇肝熄风之要药,一动一静,一温一寒,一阳一阴,药性迥异,相反相成。其作用有二:一则交济阴阳,二则扶阳生阴。对于肝旺于上、肾亏于下,母子相离之证,具有平衡阴阳之殊功。
赵锡武(1902~1980年)运用君药为附子的真武汤治疗心衰、肾衰,配合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三法,疗效理想,被同行称赞。笔者受其启发,曾治一例慢性肾炎高度浮肿病人,原每日用速尿800mg,尿量仅有1000ml,余用真武汤合五皮饮(炮附子用至45g,先煎3个小时),服用3剂,尿量增至3000ml,水肿明显消退。
焦树德善用附子治疗尪痹(主要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取其"大补肾命真火,祛在里之寒邪",常配熟地、川断以补肾精,配羌活、独活入太阳、少阴、督脉三经,以散在上在下在表在里之寒湿(见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7月版229~234页),并创制尪痹冲剂,解关节之痛,深受病家青睐。[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近年来中药新剂型不断涌现。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中以附子为主的新制剂就有参附注射液(红参、附子)、参附青注射液(红参、附子、青皮)、四逆汤注射液(附子、干姜、炙甘草)、芪附注射液(黄芪、附子)等。以参附注射液为例,经300例厥脱证(包括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临床观察,阳气衰脱证189例,总有效率81.48%;气阴耗伤证92例,总有效率86.96%;真阴衰竭证19例,总有效率31.58%。临床应用证明,本药对血液系统、心、肝、肾等主要脏器和系统无明显毒副作用(见《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应用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1997年11月,第7页)。
附子的中毒解救
研究已知,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六种生物碱。这些物质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及消炎镇痛作用,但其毒性甚大,其毒性主要是对神经与心脏的损害。中毒时间一般在服药30分钟后出现,长者1~2小时左右。开始见口唇、舌及肢体发麻,继之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进而昏迷,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肢冷脉弱,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不齐,ECG示多发性室性早搏,严重者可突然死亡。中毒的直接原因是生用、过量及饮用附子(包括乌头)酒制剂等。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为:
1.用高锰酸钾或浓茶反复洗胃;
2.以迷走神经兴奋为主要表现者(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用阿托品;对异位心律失常(室早、室速)明显者,则应用利多卡因,如两者皆有,可同用之;
3.电击转复;
4.相应对症治疗;
5.中药解救方为:金银花30g,绿豆100g,生甘草60g,水煎内服;或蜂蜜内服,每次120g,必要时可服至500g.
怎样避免附子中毒
1.必须用炮制过的附子,禁用生品;
2.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可随意使用含有附子的单验方(特别是含有乌头的中成药);
3.严防超量用药。张仲景用附子约分三等用量。取附子温经散寒止痛时,用18~27g;温补脾肾阳气时,用9~18g;用于寒热夹杂、虫积寒聚时,用6~99g.
4.大剂量用附子,必须先水煎1~3小时以上,再入它药同煎。实验证明,附子经长时间煎煮后,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显著降低。有资料表明,附子经加热处理后,毒性仅为原来的1/200.但其强心成分经煎煮后不被破坏。(见吕兰薰等《常用中药药理》,陕西科技出版社1979年12月版179页)
5.附子与干姜、甘草同煎,其生物碱发生化学变化,毒性大大减低(见周凤梧《古今药方纵横》,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1月版135页)。此三味配伍恰为《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故又称"张仲景附子配伍法".
十禁三问
根据历代医家经验,有人提出附子应用要坚持十禁三问。
十禁:1.面赤不用;2.舌质红、苔黄不用;3.谵语烦躁不用;4.尿少色赤不用;5.脉数有力不用;这5种临床表现为阳热实证,绝对不能用附子。但临证要与假热证区别,如面红如妆,语言重复而低微,脉浮大无根等,这些是虚阳上越证,是可以用附子引火归原的。6.有严重肝肾疾患及心肌疾患病人勿用;7.体质衰弱、阴虚内热者勿用;8.妊娠期勿用;9.房室传导阻滞者勿用;10.不能与半夏、栝楼、贝母、白蔹同用。
三问:即问病人服附子后,1.睡眠如何?2.尿量多少?3.动静状态。简言之,病人服用附子后,睡眠安然,尿量增多,活动自如而无躁动不安状,为附子用后的正常反应。反之,则应考虑为附子的禁用病证。
秫米简介
《备急千金要方》定志小丸治疗心气不定, 五脏不足, 甚者忧愁悲伤不乐, 忽忽喜忘, 朝差暮剧, 暮差朝发, 狂眩: 菖蒲、远志各二两, 茯苓、人参各三两.上四味末之, 蜜丸, 饮服如梧子大七丸, 日三.
治疗好忘: 远志、人参各四分, 茯苓二两, 菖蒲一两.上四味治下筛, 饮服方寸匕, 日三.(《备急千金要方》开心散)
对比前三方,可以鲜明的看到,在唐代的时候用石菖蒲方,已然加入了各种补心气之药。
而另一头,做为祛浊作用的石菖蒲,仍与各种风药血药合。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
古代剂量
处方菖蒲30克 当归30克(锉,微炒)秦艽15~22克 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处方菖蒲30克 当归30克(锉,微炒)秦艽15~22克 吴茱萸1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
煎服法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200毫升,入葱白16厘米,煎至12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治疗风冷痹, 身体俱痛: 菖蒲(锉)、生地黄(去土, 切)、枸杞根(去心)各四两, 乌头(炮裂, 去皮脐, 锉)二两, 生商陆根(去土, 切)四两, 生姜(切薄片)八两.上六味, 以清酒三升渍一宿, 暴干, 复纳酒中, 以酒尽为度, 暴干, 捣筛为细散.每服, 空心温酒服一钱匕, 日再服.(《圣济总录》菖蒲散)。
治疗霍乱吐泻不止: 菖蒲(切焙)、高良姜、青橘皮(去白, 焙)各一两, 白术、甘草(炙)各半两.上五味捣为粗末, 每服三钱匕, 以水一盏, 煎十数沸, 倾出, 放温顿服.(《圣济总录》菖蒲饮)。与各种健脾行气药。中间还混杂着妇科运用,治疗赤白带下: 石菖蒲、破故纸, 等分.炒为末, 每服二钱, 更以菖蒲浸酒调服, 日一服.(《妇人良方》)。
可以说,这些方中,菖蒲中规中矩的执行着二级功效。除了定志丸之外,很多方已经为世人所遗忘。与定志丸(散)差不多,可圈点的另一个备急千金名方,孔圣枕中丹。孔圣枕中丹(补养之剂)《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方。总结:补心肾。编号:013,组成:远志、菖蒲、败龟板、龙骨。主治:治读书善忘,久服令人聪明。
此方有丹家之风,现临床有人使用,方注:龟者介虫之长,阴物之至灵者也;龙者鳞虫之长,阳物之至灵者也,借二物之阴阳。以补吾身之阴阳,假二物之灵气,以助吾心之灵气者。又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远志,苦泄热而辛散郁--能通肾气上达于心,强志益智。菖蒲,辛散肝而香舒脾--能开心孔而利九窍,去湿除痰。又龟能补肾,龙能镇肝,使痰火散而心肝宁,则聪明开而记忆强矣。
后世补药盛行,呆补,务求名贵虚荣如血气偏燥之品,脱离道家本旨。 一点草本石菖蒲,估计不入法眼了。再往后,石菖蒲内服除风湿痹祛浊之功临床少用。习用菖蒲于增志强记,耳聪目明之功。多配伍补益药使用。
定志汤
出处
《杏苑生春》卷七
组成
菖蒲、茯神、当归、橘皮、远志、人参、甘草
功用:
开窍宁神,宁心安神,益气补血,行气降逆
主治:
言语失伦,常常戏笑而不发狂,属心虚者。
耳聋左慈丸,这个有一个版本,有菖蒲,有一个版本没有。
人参、远志、石菖蒲、菟丝子、生地黄、地骨皮、五味子、酸枣仁、当归、川芎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百病,日记万言。主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枣汤送下。
摘录《医统》卷五十
长春广嗣丹
药物组成人参(去芦)1两,天门冬(去心)1两,当归(酒洗)1两,泽泻(去毛)1两,山茱萸(去核)1两,石菖蒲(炒)1两,赤石脂1两,五味子(去梗)1两,复盆子(去萼)1两,白茯苓1两,车前子1两,广木香1两,柏子仁1两,山药(姜汁炒)2两,川巴戟(去心)2两,川椒(去目与梗,及闭口者,炒出汗)2两,川牛膝(去芦,酒洗)2两,生地黄2两,熟地黄2两,地骨皮(去木与土)2两,杜仲2两,远志(去芦,甘草汤泡,去心)3两,肉苁蓉(酒洗,去心膜,晒干)3两,枸杞子3两,菟丝子(酒洗,去土,及用酒蒸,捣饼晒干)4两。
处方来源《医方考》卷六。
方剂主治男妇艰嗣,男子劳损羸瘦,中年阳事不举,精神短少,未至五旬,须发早白,步履艰难。妇人下元虚冷,久不孕育者。
这里面有一个安神定志丸,以安神定志丸比之孔圣枕中丹,我们能看出一些问题。远志6克,石菖蒲5克,茯神15,茯苓15克,朱砂2克(冲服),龙齿25克(先煎),党参9克。主治心胆虚有痰。而后有一些稍微比这个有意思一点的方剂。
涤痰汤
处方南星(姜制.二钱半) 半夏(汤洗七次.二钱半) 枳实(麸炒.二钱) 茯苓(去皮.二钱) 橘红(一钱半) 石菖蒲(一钱) 人参(一钱) 竹茹(七分) 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后服。
地黄饮子,出自《圣济总录》
组成熟干地黄焙、巴戟天去心、山茱萸炒、肉苁蓉酒浸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五味子炒、官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各30g) 。麦门冬去心、焙远志去心、菖蒲各半两(各1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三钱(9~15g),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擘破,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现代用法:加姜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滋肾阴,补肾阳,化痰开窍。
主治喑痱。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反正无非如此而已。补中开浊,益元畅心。《道藏》有《菖蒲传》一卷,开头即云,“菖蒲者,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也。”这些方子其用只能体现十分之六七。同时,断断续续有不少本草作者不断提出,菖蒲单用耗气血,不宜独行,配参芪方有功。并有不少作者,把本经之补五脏,改为通五脏,并云菖蒲之功全在通气。对其祛浊通神明辟外风所言少。菖蒲之用古风十存六。
甘露消毒丹,飞滑石十五两,淡黄芩十两,茵陈十一两,藿香四两,连翘四两,石菖蒲六两,白蔻仁四两,薄荷四两,木通五两,射干四两,川贝母五两。生晒研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或神面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症见发热困倦,胸闷腹胀,肢酸,咽肿,颐肿口渴,身黄,小便短赤,淋浊,吐泻,舌苔淡白或腻或干黄者。
连朴饮,《霍乱论》治湿热蕴服而成霍乱,兼能行气涤痰。
〖释名〗因霍乱一病多发于春秋之间,发病急骤,有挥霍撩乱之势,故命名为霍乱。
〖组成〗制厚朴二钱[6g] 、川连姜汁炒 、石菖蒲、制半夏、各一钱[各3g]、香豉、 焦栀各三钱[各9g] ,芦根二两[60g]。
菖蒲郁金汤,石菖蒲3钱,炒栀子3钱,鲜竹叶3钱,牡丹皮3钱,郁金2钱,连翘2钱,灯心2钱,木通1钱半,淡竹沥(冲)5钱,紫金片(冲)5分。功能主治清营透热。主伏邪风温,辛凉发汗后,表邪虽解,暂时热退身凉,而胸腹之热不除,继则灼热自汗,烦躁不寐,神识时昏时清,夜多谵语,脉数舌绛,四肢厥而脉陷,症情较轻者。
此三方之石菖蒲盖畅元祛湿,开心通神明,转气机之用。无此气机之用,石菖蒲何以排行第一。
还有一个好方,所知人略少,昌阳泻心汤。清·王孟英《重订霍乱论》石菖蒲? 黄芩酒炒? 制半夏各一钱? 小川连五六分,姜汁炒? 苏叶三四分? 制厚朴八分? 鲜竹茹? 枇杷叶各二钱? 芦根一两。天雨水急火煎,徐徐温服。小便涩者,加紫苑。主治治霍乱后,胸前痞塞,汤水碍下,或渴或呃。方乱选萃清·王孟英:此泻心汤证也,何必另立方治。以暑热秽浊之邪,与伤寒不同,故五泻心皆有园柄方凿之格,漫为引用,岂徒无益已哉。兹以菖蒲为君,辛香不燥,一名昌阳者,谓能扫除浊邪,而昌发清阳之气也。合诸药以为剂,共奏蠲痰泄热,展气通津之绩,已历验不爽矣(《温热经纬》)。近代·何廉臣:此方除痰泄热,宣气通津。专治暑秽夹痰,酿成霍乱,胸痞心烦,身患谵语,或渴或呃,或吐酸吐苦,汤下碍下,小便涩秘等症。
我甚是喜欢连朴饮,菖蒲郁金汤,上中宣等真正读懂了伤寒的是温病学家[呲牙][呲牙][呲牙]。读懂了内经的是李东垣。
石菖蒲3钱,炒栀子3钱,鲜竹叶3钱,牡丹皮3钱,郁金2钱,连翘2钱,灯心2钱,木通1钱半,淡竹沥(冲)5钱,紫金片(冲)5分。如是之方,可以仲景比肩,并无逊色。所贵者,调气机之模版,纵横得宜。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懂得了上面这段话,算是懂得了本经石菖蒲重要之真意。关于石菖蒲,还有外治疮疡之功。外浴,外塞之用。无不出于此物性。
石菖蒲入心肝二经,有开气郁、畅心神、苏昏厥的作用。《重庆堂随笔》载:“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余在临床上凡遇情志内伤,气怒成厥之证,常用五磨饮子加石菖蒲,服后可收桴鼓之效。如治张某,女,44岁,因和邻居吵架,突发昏厥不省人事,四肢僵冷,口噤不吐沫,血压100/60mmHg,脉细弦。此乃忿怒伤肝,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阻塞神明。治以疏肝解郁,行气宣窍。药用石菖蒲15g,木香、檀香、槟榔、乌药、制香附、青皮各10g,沉香3g,服药5剂病愈,后以逍遥丸调理。
石菖蒲临床配伍妙用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其叶辛性温,入心、肝、脾三经,功能芳香化湿,开窍宁神,豁痰解毒。此药功效奇异,临床运用广泛,不仅用于定志宁神之疾,且有通关复苏的特效。在临床上凡痰浊蒙蔽心包、风动抽掣、癫痫惊风,诸药无效者,增用本品,多奏殊功。现将石菖蒲临床配伍应用,简介如下。
开气厥
石菖蒲入心肝二经,有开气郁、畅心神、苏昏厥的作用。《重庆堂随笔》载:“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余在临床上凡遇情志内伤,气怒成厥之证,常用五磨饮子加石菖蒲,服后可收桴鼓之效。如治张某,女,44岁,因和邻居吵架,突发昏厥不省人事,四肢僵冷,口噤不吐沫,血压100/60mmHg,脉细弦。此乃忿怒伤肝,气机逆乱,上壅心胸,阻塞神明。治以疏肝解郁,行气宣窍。药用石菖蒲15g,木香、檀香、槟榔、乌药、制香附、青皮各10g,沉香3g,服药5剂病愈,后以逍遥丸调理。
平癫痫
石菖蒲芳香化湿,有宣窍豁痰定痫之效。《本草纲目》谓:“石菖蒲治惊痫。”凡对痰热郁结的神志痴呆、抽搐吐涎、癫痫惊狂者,用之清心解郁,化痰止搐。余常用石菖蒲配郁金、生明矾、钩藤等,治疗痫病抽搐,确有著效。如治一孔某,女,27岁,半年前因突受意外惊吓而致昏厥,手足抽掣,历时10余分钟始苏,嗣后每隔数日即发作一次,发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甚则小便失禁,醒后如常人,脉弦滑。病由惊恐伤及肝肾,脏气不平,而致风动火升,痰目上扰神明,痫疾以作。治以化痰、熄风、定痫。药用石菖蒲、胆南星、竹沥、半夏、郁金、朱茯神各10g,生明矾1g,全蝎10g,服药18剂,痫病未发。
治乙脑
石菖蒲入心经,功能醒神志,开心窍,为治疗热病神昏的要药。凡热郁心包所致的神识昏糊等证候,皆可配伍用之。如《温病全书》中的菖蒲郁金汤、《温热经纬》中的神犀丹等方剂,均配伍石菖蒲宁心通窍。余在临床亦常以石菖蒲配胆星、郁金、竹沥、连翘、贝母、天竺黄等,用治乙脑邪热不退,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等症,随症加减,多能得心应手。如治一邹某男患儿,7岁,因发热抽搐,急诊入院,经脑脊液等检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邀中医会诊,症见高热抽搐,神识昏迷,面赤气粗,头项强直,舌红苔黄,脉数。此乃暑邪内闭,热阻心包,肝风内动,急予清热熄风,醒神开窍。药用石菖蒲、大青叶、银花、连翘、钩藤、菊花、郁金各10g,全蝎3g,水煎鼻饲,另加安宫牛黄丸,服药4剂,热退神清,抽搐已平。
疗中风
石菖蒲有涤痰、开窍、醒神之功效。《本经》载:“石菖蒲开心孔,通九窍,出声音。”凡肝阳化风、痰浊壅阻清窍而引起的中风昏迷、舌强不语者,余每用导痰汤加入石菖蒲,其开窍之力尤著。在古今文献医案中,治疗中风语言不利,均以石菖蒲配伍。临床酌加远志、郁金、天竺黄,有相得益彰之效。曾治一董某,女,53岁,因高血压中风昏迷不语,急诊入院,西医给予降压、输液等,邀中医会诊,患者口噤牙闭,喉中痰鸣,呼吸气粗,大便数日未解,苔厚腻黄,脉滑数。血压170/100mmHg,此乃肝阳暴张,阳亢风动,气血上逆,痰火壅盛,清窍闭塞,急予涤痰开窍,用石菖蒲15g,郁金、竹沥半夏、天竺黄、黄芩、贝母、橘红、生火黄(后下)、远志各10g,水煎鼻饲,每次约200ml,日服4次,共服药2剂,热退腑通,神志清醒,血压降至150/90mmHg。
除痹痛
石菖蒲辛温升散,有祛风除痹、通利关节、缓和拘挛之效,凡对风寒湿邪留滞皮肉筋脉痹痛,临床用之,殊有佳效。《本草从新》载:“石菖蒲辛苦而温,芳香而散,祛湿除风,逐痰涓积。”笔者对久病痼疾的患者,常用石菖蒲配伍川芎、桂枝、蚕砂、羌活、秦艽等药,屡治屡效。曾治一陈某,女,40岁,因劳动汗出当风,致风寒湿邪袭踞,经络痹阻,周身酸痛,尤以肩、膝关节痛重,昼轻夜重,舌白腻,脉弦缓。治以祛风散寒,化湿、通络止痛。用石菖蒲12g,桂枝、防风、羌活、独活、川牛膝、川芎、蚕砂各10g,服药5剂,痹痛已除。
需要指出的是,本品由于辛温,故对阴虚血热者,不宜服用,用量为干品3~10g,鲜品10~15g。石菖蒲属芳香药,挥发油系其有效成分,故入煎剂宜后下,注意不宜入煎,以免降低疗效。
开窍
通心窍
石菖蒲10g,配伍郁金10g、葛根20g。
石菖蒲辛温芳香,善开窍祛痰;郁金辛苦寒、气味芳香,善行气解郁、祛痰止痛、清心;葛根味辛而甘,升发脾胃清气,扩张血管。三药共用能宣通心窍,扩张冠脉血管,可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及项强、肢体麻木等病症。
例:患者,女,50岁,体胖,患心绞痛多年,此次发病心前区疼痛,伴气短、痰多,舌红苔浊腻、脉滑。心电图示下壁心肌缺血。
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秫米的别名 4 来源 5 原形态 6 生境分布 7 炮制 8 性味 9 归经 10 功能主治 11 秫米的用法用量 12 注意 13 各家论述 14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秫米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秫米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秫米 1 拼音
shú mǐ
2 拼音名Shú Mǐ
3 秫米的别名众、秫、糯秫、糯粟、黄糯、黄米
4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梁或粟的种子之粘者。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etaria italica (L.) Beauv. [Panicum italicum L.]2.Setaria italica (L.) Beauv.var.germanica(Mill.)Schred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时采收,去净杂质,晒干。
5 原形态1.粱,一年生栽培作物,须根粗大。秆粗装,直立,高0.11m。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先以近边缘及叶片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1圈纤毛;呀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cm,宽533mm,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锤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cm,宽15cm,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变异主轴密被柔毛,刚毛显著长于或稍长于小穗,**,褐色或紫色;小穗椭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3mm,**,褐色或紫色;第1颖长为小穗的1/31/2,具3脉,第2颖稍短于或长为小穗的3/4,先端钝,具59脉;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基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2外稃等长于第1外稃,卵圆形或圆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1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鳞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状;花柱基部分离。花、果期夏、秋季。
2.粟,本变种的主要特征在于:植物体细弱矮小,高2070cm。圆锥花序呈圆柱形,紧密,长612cm,宽510mm;小穗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mm,**,刚毛长约小穗的13倍,小枝不延伸。
6 生境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7 炮制1.生秫米: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筛去灰屑。
2.炒秫米《得配本草》:“炒用”。现行,取净生秫米,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微具焦斑。
饮片性状:生秫米呈小球形,直径约lmm。表面类白色,一侧面可见一凹糟,断面白色。质硬,富粉性。气微,味甘。炒秫米形如秫米,表面**,微具焦斑。具焦香气。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8 性味味甘;性微寒
9 归经肺;胃;大肠经
10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胃安神;解毒敛疮。主疟疾寒热;筋骨挛急;泄泻痢疾;夜寐不安;肿毒;漆疮;冻疮;犬咬伤
11 秫米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包煎;或煮粥;或酿酒。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捣敷。
12 注意小儿不宜多食。
1.《食疗本草》:“壅五脏气,动风,不可常食。”2.《养生集》:“味酸性热,粘滞,易成黄积病,小儿不宜多食。”(引自《纲目》)
13 各家论述综论秫米之功用:1.陶弘景:“北人以此作酒煮糖,肥软易消。方药不正用,惟嚼以涂漆疮及酿诸药醪。”(《本草经集注》)2.李时珍:“秫者,肺之谷也,肺病宜食之。故能去寒热,刊大肠。大肠者肺之合,而肺病多作皮寒热也。《千金》治肺疟方用之,取此义也。《灵枢经》歧伯治阳盛阴虚,夜不得瞑,半夏汤中用之,取其益阴气而利大肠也。大肠利则阳不盛矣。”(《纲目》)
14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秫米的方剂 秫米散拼音:shúmǐsǎn《圣惠》卷九十:方名:秫米散组成:秫米、竹(?条)各等分。主治:小儿烂疮及恶疮...
泻热半夏千里流水汤9克生地黄15克酸枣仁9克黄芩3克远志茯苓各6克秫米6克制法:上药八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胆腑实热,...
半夏秫米汤:bànxiàshúmǐtāng英文:概述:半夏秫米汤为方剂名,出自《兰台轨范》卷七方,即《黄帝内经...
半夏千里流水汤5两,酸枣仁5合,黄芩1两,远志2两,茯苓2两,秫米1升。功能主治泻热。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腹中气...
双解丸后用热水送下,如人行10里,以热汤投之。制备方法:上将巴豆、天麻为末,滴水为丸,如秫米大,胭脂为衣。...
更多用到中药秫米的方剂用到中药秫米的中成药 和胃安眠丸
AnmianWan处方:姜半夏天南星(制)茯苓北秫米麦冬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混匀,过筛。每10...
茵陈酒卷二十五:方名:茵陈酒组成:茵陈蒿(炙黄)1斤,秫米1石曲3斤。主治:风疾,筋骨挛急。用法用量:如常...
更多用到中药秫米的中成药古籍中的秫米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三卷谷之二]秫
黍、稷、粟、秫、粳、糯,三谷皆有、糯也。禹锡曰∶秫米似黍米而粒小,可作酒。宗曰∶秫米,初捣出淡黄白色...
《丁甘仁医案》:[卷一]暑温案壳(三钱)鲜竹叶(三十张)活芦根(去节,一尺)北秫米(包,三钱)三诊连进生津清温,服后热势反增。渴欲...
《张聿青医案》:[卷十四]不寐姜汁左痰饮客于胆府。自汗不能眠。制半夏川连干姜炒秫米远志肉炒枣仁右痰火不寐。前意出入,以觇动静。粉丹...
《吴鞠通医案》:[卷四]痰饮枝(三钱)生姜(三片)生苡仁(五钱)枳实(二钱)秫米(一合)得寐再诊。初六日服半夏汤,既得寐矣,而反...
《丁甘仁医案》:[卷三]内伤杂病案好了,关于“酸枣仁汤医案”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酸枣仁汤医案”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