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西式食谱 西式食谱
保元汤加减应用_保元汤方解
tamoadmin 2024-09-01 人已围观
简介1.大连翘汤简介2.化疔后最宜的食物是什么3.胸痹、真心痛、气虚血瘀的舌象4.冠心病怎样治疗? 自汗和盗汗的病因病机 自汗、盗汗,实为临床杂病中所常见的一种病证,常和心悸、失眠、眩晕、耳鸣诸症并见。亦常出现在虚劳、痨瘵、失血证、妇人产后血虚等病的发病过程中。 有关本病的病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来自天地间的火热之气;
1.大连翘汤简介
2.化疔后最宜的食物是什么
3.胸痹、真心痛、气虚血瘀的舌象
4.冠心病怎样治疗?
自汗和盗汗的病因病机
自汗、盗汗,实为临床杂病中所常见的一种病证,常和心悸、失眠、眩晕、耳鸣诸症并见。亦常出现在虚劳、痨瘵、失血证、妇人产后血虚等病的发病过程中。
有关本病的病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来自天地间的火热之气;
②七情内伤郁积之火;
③房事不节,劳倦过度,伤阴损阳;
④伤之饮食不节和嗜食酒醴辛辣;
⑤过服或误用辛发散药物;
⑥亡血失精,大病伤阴,阳无所附;
可、盗汗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张景岳说:“如遇烦劳大热之类,最多自汗。故以饮食之火……劳倦……酒色……,皆令人自汗。”
在病机上,景岳认为:“自汗属卫气不固”、“盗汗属阳气亢盛”、“如腠理不固,卫气之所司也……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阴虚者阳必凑之,故阳蒸阴分则血热,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
由此可见,自汗、盗汗的形成,有阳虚和阴虚两个方面,非为“阴失其守”,则属“阳虚不固”,总属阴阳失调之故。
2
自汗、盗汗发病的有关脏腑
“汗为心液,肾主五液”,是以自汗、盗汗一症,多为心肾之病。
《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心为汗”。张志聪解释说:“心主血,汗乃心之液”,可见血汗同出一源。
《素问·水热穴论》曰:“勇而劳甚则汗出”。《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病者……寝汗出憎风”。 说明病理之汗,往往直接关系到心肾。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肺脉……缓甚为多汗。《灵枢·本脏篇》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叶天士云:“肺主气,属卫”。 由此可见,自汗的形成与肺气之强弱、卫气之盛衰也有较密切的关系。
《素问·经脉别论》还提到:“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腰体劳苦,汗出于脾”。
这说明自汗、盗汗的发病,直接关系到心、肾,同时和肺、脾(胃)等脏腑,以及卫气有关。
3
自汗、盗汗的辨证和治法
自汗和盗汗,临床上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昼发汗出(炎热酷暑除外)动则益甚者,为自汗;如寐则汗出,寤则汗收者(婴儿除外),为盗汗。
在辨证方面,前人有不同看法的,如林佩琴认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而张景岳则认为:“ 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但察其有火、无火,则或阴或阳自可见矣 ”。
前人之论,虽各执一见,但总以全面辨证为凭。
有关自汗、盗汗的治疗问题,前人论述很多, 一般均认为,阳虚治宜补阳,卫弱者,兼以实表;阴虚治宜滋阴,热盛者,兼以清火。
此外,李中梓又提出按脏腑虚实来辨证治疗,主张“肺虚者益其皮毛,心虚者益其血脉,肾虚者助其封藏,脾虚者则壮其中气,肝虚者禁其疏泄”,亦属至论。
现将自汗、盗汗的辨证施治规律总结于下。
1 按表里、阴阳辨证论治
寤时汗出
动则益甚
自汗
表阳虚—恶风,周身酸楚—益气实表—黄芪建中汤加浮小麦
里阳虚—恶寒,身重,无热—温里敛汗—参附汤、术附汤
表里气血俱虚—汗出不已,肢重体倦—温里益气实表—芪附汤加人参
肺胃热甚—濈然汗出,身热口渴,烦躁—清里泄热—白虎汤
寐则汗出
寤则汗止
盗汗
阴虚火旺—口干,潮热,咽痛,便结—养阴清火—当归六黄汤加减
阴阳两虚—心悸失眠,气短神疲,肢冷—助阴扶阳,气血双补—人参养荣汤加减
2 按发病脏腑辨证论治
五脏
脉证治法方药
心
阴虚
盗汗,心悸,怔忡,失眠,烦热,劳心则甚,脉细弱
养心宁神
天王补心丹
阳虚
自汗,有时怔忡,脉虚舌淡,少苔
益气扶阳
保元汤加浮小麦
肾
阴虚
腰痛,腰膝无力,寐则汗出,骨蒸内热,头昏,耳鸣
滋阴降火
当归六黄汤去芩连加五味、龟板等
阳虚
漏汗不已,手足逆冷,腰痛,背恶寒,面色晄白,阳痿,多尿
温肾壮阳
桂附八味丸加人参、鹿茸
肺
阴虚
咳嗽、咽干、痰中带血,盗汗,脉细数
益肺养阴
百合固金汤或月华丸
气虚
汗出,洒着恶寒,声低气短,少气懒言,咳嗽
益气固表
黄芪六一汤加人参、麻黄根
肝
阴虚
头昏目眩,梦遗,盗汗
柔肝潜阳
七宝美髯丹加减
阳虚
自汗多,手足逆冷,面黄青灰,自不欲视,筋骨懈怠
补脾养肝
黄芪建中汤去生姜加当归、桂心
脾
阴虚
手足肌肤热,善饥,大便干结,汗多,遇劳则甚
滋补脾肺
生脉散加山药、玉竹、莲米、大枣
阳虚
四肢倦怠,神疲,少气懒言,便溏,自汗
温补脾肾
术附汤加炒干姜、煅龙骨
3 脏腑用药
阴虚
心
可重用:柏子仁、生地、当归等
肾
可重用:熟地、龟板、黑大豆等
肝
可重用:白芍、乌梅、酸枣仁、牡蛎、五味子等
肺
可重用:阿胶、五味子、沙参、麦冬等
脾
可重用:玉竹、山药等
阳虚
心
可重用:肉桂、附片等
肾
可重用:附片、鹿茸、枸杞、肉苁蓉
肝
可重用:龙骨、山萸肉等
肺
可重用:人参、黄芪、白术等
脾
可重用:白术、大枣、扁豆、茯苓等
总之,自汗、盗汗之症,重在识别阴阳,分清虚实, 治阳虚以益气实表为要,治阴虚则以养阴护津为主,日久出现阴阳两虚者,则当阴阳双补。
若虚实夹杂者,又当辨证而治,如阴虚热盛汗出者,可选当归六黄汤治之。我认为这些法则是临床上所必须掌握的。
大连翘汤简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归纳虚证补虚法共36则,临床应用述要如下:
1)补气法:适用于气短乏力,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的气虚证。主方是《和剂局方》的四君子汤,主药是参类、炒白术、云苓、仙鹤草、扁豆衣。2)益气升提法:适用于气短,脏器下垂,慢性泄泻,苔薄白,脉细弱的中气下陷证。主方是《牌胃论》的补中益气汤,主药是生芪、参类、升麻、柴胡、桔梗。
3)益气固表法:适用于气短,汗多,怕风,苔薄白,脉浮细的表虚证。主方是《世医得效方》的玉屏风散,主药是生芪、炒白术、防风、浮小麦、生牡蛎。
4)补益心脾法:适用于气短心悸,苔薄白,质淡嫩或淡红,脉沉细弱的心脾两虚证。主方是《济生方》的归脾汤,主药是生芪、当归、参类、云苓、龙眼肉、炒枣仁、鸡血藤。
5)补气摄血法:适用于气短乏力,苔白质淡,脉象细数的各科血证的气虚失血证。主方是《内外伤辨惑论》的当归补血汤,主药是生芪、当归、仙鹤草、生牡蛎。
6)补气固脱法:适用于大出血后气微,肢厥面皖,舌苍白,脉细微的气随血脱证。主方是く伤寒大全》的独参汤,主药一味人参重用100-300g浓煎顿服。
7)补心安神法:适用于气短心悸,心区隐痛,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的心气不足证。主方是く证治准绳》的养心汤,主药是参类、生芪、云苓、当归、柏子仁、炒枣仁、五味子。
8)补气行血法:适用于气短,胸,麻木,苔薄白,质紫斑,脉细涩的气虚血瘀证。主方是く医林改错》的补阳还五汤,主药是重用生芪,生地、当归、川芎、赤芍、地龙、仙鹤草、鸡血藤。
9)补益心肺法:适用于心悸咳喘,气短胸憋,苔薄白,舌质淡,脉细数的心肺气虚证。主方是《博爱心鉴》的保元汤,主药是参类、生芪、北沙参、紫菀、百合、川贝。
10)补肺健脾法:适用于咳喘,气短,便溏,纳呆,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数的肺脾气虚证。主方是《医学正传》的六君子汤,主药是参类、炒白术、云苓、法半夏、陈皮、仙鹤草、木香。
11)补血法:适用于心悸,面白,唇淡,苔白质淡,脉沉细小数的血虚证。主方是《和剂局方》的四物汤,主药是生地、当归、白芍、仙鹤草、生芪。
12)养血安神法:适用于怔忡失眠,面觥质淡,脉象沉细的心血不足证。主方是《金匮要略》的酸枣仁汤,主药是生地、当归、炒枣仁、云苓、夜交藤、鸡血藤。
13)气血双补法:适用于气短心悸,乏力纳果,苔白质淡,脉沉细小数的气血两虚证。主方是《正体类要》的八珍汤,主药是参类、生芪、生地、当归、云苓、芍药、白术、生杜仲、黄精。
14)温经活血法:适用于腹痛且凉,经少经闭,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迟的寒客血脉证。主方是《金匮要略》的温经汤,主药是桂枝、白芍、生地、当归、炮姜、艾叶、生山楂、丹参。
15)回阳救逆法:适用于面白冷汗,四肢厥冷,苔薄白,质淡胖,脉细微的阳气虚脱此。方是《正体类要》的参附汤,主药是参类、附片、五味子、生龙牡。
16)增液生津法:适用于口干咽燥,苔薄质燥,脉象细数的津液亏虚证。主方是《温病条辨》的增液汤,主药是生地、麦冬、玄参、芦根、五味子。
17)滋阴安神法:适用于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苔净质红,脉象细数的心阴亏报计主方是《摄生秘剖》的补心丹,主药是生地、天冬、麦冬、茯苓、丹参、炙远志、炒枣仁、柏 仁、当归。
18)滋阴润肺法:适用于五心烦热,咳喘腰疫,苔净质红,脉沉细数的肺肾阴虚证主方是《医方集解》的百合固金汤,主药是生地、麦冬、百合、川贝、当归、芍药、桔梗,生朴
仲。
19)清肺润燥法:适用于干咳鼻燥,喘促口渴,苔净质红少津,脉细数的燥邪犯肺证。主方是《医门法律》的清燥救肺汤,主药是麦冬、阿胶珠、生石膏、桑叶、炙杷叶、杏仁、北沙参。
20)滋养胃阴法:适用于ロ干喜冷饮,咽燥龈肿,胃痛嘈杂,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的胃阴不足证。主方是《温病条辨》的养胃汤、主药是麦冬、沙参、生地、玉竹、知母、生苡仁、乌梅、芦根。
21)滋补肝血法:适用于眩晕肢麻,震颤目干,经少失眠,舌淡脉细的肝血不足证。
主方是《医宗金鉴》的补肝汤,主药是生地、当归、白芍、炒枣仁、草决明、菊花、麦冬。
22)滋阴潜阳法:适用于眩晕眼花,腰失眠,苔净质红,脉沉细数的肝肾阴虚证。主方是《医级》的杞菊地黄丸,主药是枸杞子、菊花、生地、黄精、泻、丹皮、川牛膝、川
芎。
23)滋阴降火法:适用于五心烦热,眩量耳鸣,口燥梦遗,潮热骨蒸,苔净质红,脉沉细数的阴虚火旺证。主方是《医宗金鉴》的知柏地黄丸,主药是知母、黄柏、生地、黄精、泽泻、云苓、草决明、银柴胡。
24)滋补肾阴法:适用于腰疲腿软,五心烦热,苔净质红,脉细沉数的肾阴不足证。主方是《小儿药证直诀》的六味地黄丸,主药是生地、黄精、山药、泽泻、生杜仲、女贞子。
25)交通心肾法:适用于腰疫失眠,心悸且烦,苔净质红,脉象沉细的心肾不交证。方是《伤寒论》的黄连阿胶汤,主药是生地、麦冬、阿胶、黄连、炒枣仁、夜交藤、肉桂。
26)补肾益精法:适用于咳嗽潮热,形瘦労権,腰豚瘦软,古红少苔,或见裂纹脉细的肾精空虚证。主方是《医方集解》的河车大造丸,主药是人参、生地、龟板,紫河车,生杜仲、黄柏、天冬。
27)补肾固摄法:适用于腰疫膝软,遗精逝尿,平泄汁多,奋净质淡红,脉细弱的肾气不摄证。主方是《济生方》的秘精丸,主药是生地、菟丝子、益智仁、生牡蛎、 川断,补骨脂
芡实、桑螵蛸。
28)补肾纳气法:适用于腰酸喘促,短 气汗出,苔白质淡胖、脉沉细的肾不 纳气证,主方是《济生方》的人参胡桃汤,主药是人参、补骨脂、巴戟肉、核桃仁、川牛膝,紫苑。
29)补益肺肾法:适用于咳喘腰酸,面赤呃逆,难卧咽干,苔少质红,脉相细数,肾气虚证,主方《医宗己任篇》的都气丸,主药是五味子,生地,黄精,泽泻,云苓,丹皮,金银花。
30)温运脾阳法:适用于腹痛腹泻,食少懒言、四肢不温,苔白质淡胖,脉沉细的牌阳不振证。主方是《伤寒论》的理中汤,主药是参类、炒白术、干姜、乌药、木香。
31)温补脾肾法:适用于心腹冷痛,喜暖喜按,便溏肢冷,吐利转筋或妇女痛经,带下清稀,苔白质淡胖,脉沉细尺弱的脾肾阳虚证。主方是《和剂局方》的附子理中汤,主药是制附片、参类、炒白术、干姜、云苓、补骨脂。
32)温脾行水法:适用于浮肿尿少,腰下更著,胸腹胀满,身重厌食,手足不温,苔厚腻或白滑,舌质淡,脉沉细迟的脾肾阳衰证。主方是《济生方》的实牌饮,主药是制附片、干姜、草果、炒白术、云苓、厚朴、大腹皮、木香。
33)温阳化水法:适用于肢体浮肿,心悸腰疫,四肢沉重,苔白质淡,脉沉细尺弱的心肾阳虚证。主方是《伤寒论》的真武汤,主药是制附片、云苓、白术、白芍、桂枝、泽泻、葶苈子。
34)温补肾阳法:适用于腰膝冷痛,小便不利,夜尿频短,少腹拘急或喘咳,水肿,久音日质淡胖,脉沉细尺弱的肾阳不足证。主方是《金匮要略》的肾气丸,主药是制附片、桂枝、生地、云苓、泽泻、丹皮、山药、黄精、仙灵脾、生杜仲。
35)暖肝散寒法:适用于两胁小腹疝气寒痛,阴囊冷痛,形寒肢冷,喜暖畏寒,苔白改的寒凝肝脉证。主方是《景岳全书》的暖肝煎,主药是枸杞子、当归、肉桂、小回香、乌药,干姜、云苓。
36)疏肝健脾法:适用于寒热往来,乳胀胁痛,眩晕口苦,纳差腕胀,月经不调,舌苔薄腻,脉象弦细的肝木侮土证,主方是《和剂局方》的逍遥散,主药是柴胡、当归、白芍、白术、云苓、薄荷、川楝子、生栀子。
转录自《沈绍功中医方略论》
化疔后最宜的食物是什么
目录 1 拼音 2 《直指小儿》卷五:大连翘汤 2.1 大连翘汤的别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功能主治 2.5 大连翘汤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3 《婴童百问》卷一 3.1 方名 3.2 大连翘汤的别名 3.3 组成 3.4 主治 3.5 大连翘汤的用法用量 3.6 制备方法 3.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大连翘汤 1 拼音
dà lián qiào tāng
2 《直指小儿》卷五:大连翘汤 2.1 大连翘汤的别名连翘饮、连翘汤
2.2 处方连翘1钱,瞿麦1钱,荆芥1钱,木通1钱,车前子1钱,赤芍药1钱,当归1钱,防风1钱,柴胡1钱,滑石1钱,蝉蜕1钱,甘草(炒)1钱,山栀仁半钱,黄芩半钱。
2.3 制法上锉散。
2.4 功能主治
解里热。主疮疹壮热,小便不通。诸般疮疖,丹毒脐风。
2.5 大连翘汤的用法用量连翘饮(《得效》卷十一)、连翘汤(《幼科类萃》卷二十八)。
2.6 摘录《直指小儿》卷五
3 《婴童百问》卷一 3.1 方名大连翘汤
3.2 大连翘汤的别名连翘汤、大连翘饮
3.3 组成连翘1钱,瞿麦1钱,荆芥1钱,木通1钱,当归1钱,防风1钱,赤芍药1钱,柴胡1钱,滑石1钱,蝉蜕1钱,甘草(炙)1钱,山栀仁5分,黄芩5分。
3.4 主治疮疹发热,焮痛作痒,丹毒脐风,小便不通。小儿积热,大小便不利,及痘后余毒不解,肢体患疮或丹瘤,游走不止。
3.5 大连翘汤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紫草,水煎温服。
3.6 制备方法上锉细。
3.7 附注连翘汤(原书卷四)、大连翘饮(《小儿痘疹方论》附方)。
古籍中的大连翘汤 《婴童百问》:[卷之十]疮疹第一百问犀角地黄汤、消毒饮,便利者不可服;小便不通者,大连翘汤加减服,以小便利为度,导赤散、羌活散、皆可服;...
《张氏医通》:[卷十二婴儿门下]魏桂巖逆顺险三法论不能食者为险。四君子加黄连、山楂、陈皮。不解。大连翘汤加减。论曰。保元汤。即东垣所制黄汤也。不越人参...
《麻科活人全书》:[卷之二]已出热甚不减第三十五加牛蒡子、连翘、川木通、枳壳、石膏、知母。或以大连翘汤。以地骨皮易柴胡去赤芍治之。若大便不通者。以河...
《婴童百问》:[卷之十]丹毒赤游肿第九十六问,米醋调敷患处。或肿至外肾有破处,只用水调。大连翘汤见第三问大连翘饮子。消毒饮治丹毒及疮疮已出,毒...
《婴童百问》:[卷之八]大小便不通第七十五问胸痹、真心痛、气虚血瘀的舌象
化疗期间,由于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难免会使正常的细胞受到一定损害,产生相应的毒副反应,如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消化道粘膜溃疡、脱发等。此时,病人宜补充高蛋白质食品,如奶类、瘦肉、鱼、动物肝脏、红枣、赤豆等。河蟹、黄鳝、黑鱼、牛肉等也有助于升高白细胞。如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增加健脾开胃食品,如山楂、白扁豆、萝卜、香蕈、陈皮等。
化疗期间的癌症病人怎样增加食欲?
(1)更换食谱,改变烹调方法:一种新的食物可促进食欲,比如常吃猪肉类食物的病人可更换吃鱼、虾、蟹、鸡等,有条件的可吃一些龟、甲鱼。改变烹调方法使食物具有不同的色香味,也可以增加食欲。但无论哪一种食物,烹调时一定要达到食物比较熟烂的程度,方能顺利地消化吸收。
(2)药膳开胃健脾:①山楂肉丁:山楂100g,瘦猪(或牛)肉1000g,菜油250g,及香菇、姜、葱、胡椒、料酒、味精、白糖各适量。先将瘦肉切成片,油爆过,再用山楂调料等囟透烧干,即可食用。既可开胃又可抗癌。②黄芪山药羹:用黄芪30g,加水煮半小时,去渣,加入山药片60g,再煮30分钟,加白糖(便秘者加蜂蜜)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具有益气活血,增加食欲,提高胃肠吸收功能的作用。
(3)多吃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这类食物不但可以增加抵抗力,而且还可增加食欲。有些病人认为应忌食生、冷食物,但对水果蔬菜类应视情况对待。术后初期可吃菜汁和少量易消化的水果,每次量不宜多,应少量多餐。胃肠功能基本恢复后可以吃一些清淡爽口的生拌凉菜和水果,特别是化疗、放疗期,具有明显的开胃作用。
(4)病友之间交流饮食经验:病友之间交流饮食经验不但可以取长补短,还有利于增加食欲,这对癌症患者是十分必要的。
肿瘤患者的营养:
肿瘤属于消耗性疾病,在肿瘤病人中营养不均衡、营养不良是常见的。因此,增进食欲、加强营养对肿瘤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移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四,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
酸、甜、苦、辣、咸五昧,每味都有它的特殊作用。酸能收敛,生津开胃;甜能补益脾胃;苦能泄下、燥湿,少量可开胃;辣也能开胃;咸能通下、软坚。食品基本上都是以上五味,或几味混合在一起,肿瘤康复期病人应选择有一定抗癌成分和有软坚散结作用的食品。
富有营养的食品种类繁多,除大米、小麦、小米、大豆等外,鸡、羊、牛肉是补气的食品,体虚的肿瘤病人可食用。鸭子、乌龟、鳖、鲫鱼、娼鱼是具有补益健脾的食品,海参、海蜇、鲍鱼、海带、荸荠、菱角能软坚散结,可以消“痞块”,木耳、猴头蘑、香菇、金针菇等多种食用磨菇都是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尤其是香菇的营养价值超过所有的蘑菇,含有7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有钙、铜、铁、锰等徽量元素,还含有多种糖和酶,能提高和增强人体免疫力。
蔬菜、瓜果、豆类等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一定防癌和抗癌作用。如黄豆、卷心菜、大均合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钼,西红柿、胡萝卜、空心菜、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和B民等,其中空心菜营养最好,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超过西红柿数倍。蒜苔、韭黄、菜花、包心菜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外,还含有可增高芳基烃羟基化酶活性的靛基质,可抗御化学致癌物质的致癌作用。
化疗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在化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毒性反应,这是因为抗癌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尤其会出现骨髓造血系统功能障碍、白血球下降、血小板减少等,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血色素有时也下降,有时会出现口腔溃疡、脱发,甚至由于药物过敏而出现皮肤色素沉着,这常发生在四肢及输液注射的部位。同时还会伤害肝脏、肾脏,往往常受累于胃肠系统。有的病人一用上化疗药,毒副作用便随之而来,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会引起脱水,致使营养“入不敷出”,出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不振等。因而加重病情,使病人“望药”生畏,无法将疗程坚持下去,错过了治疗机会。
为了使化疗能顺利进行,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配合丰富的营养食物,以提高人体对抗癌药物毒副作用的耐受性。化疗时,病人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为主,如鸡、鸭、鱼、虾、瘦肉、鸡蛋等,这样才能起到治疗作用。饮食要多样化,注意膳食搭配,以期各种营养成分相互补充,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有五心烦热、阴虚症状时,应食银耳粥或用西洋参0.15克浸泡当茶饮。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可炖服甲鱼汤。烹调要注意色、香、味,最好是蒸、煮、炖,不吃或少吃烟熏、炸、烤食物,少吃腌渍食品,不吸烟、不饮酒,酒精能使许多致癌物活化,使免疫功能降低。化疗病人的主食可根据饮食习惯、口味,选食包子、饺子、馄饨、面条等。胃口差的病人可少食多餐。
对恶心、呕吐、胃口差的病人,可服用芳香开胃的中药:玫瑰花9克、月季花6克、藿香9—12克、佩兰叶6克、橘皮9克、佛手10克、白豆蔻9克;对食欲不振的病人可服用助消化中药:山楂12克、谷芽12克、麦芽12克、鸡内金12克;对两胁胀满、腹部隐痛、肝气不舒的病人可服用舒肝解郁中药:香附9克、广木香6克、柴胡9—12克、广郁金9克、川楝子9—12克。以上中药每天早晚各服一次。
近年来,经研究发现,在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抗癌物质,如卷心菜、大葱、大蒜、白萝卜等,应多吃些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A的食物。胡萝卜素是清除“自由基”的有效物质之一,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绿色蔬菜的根、茎、叶,如芹菜、菜花、菠菜、韭菜、生菜、蒜苔、胡萝卜、洋葱头、西红柿等。已有文献报道,大豆中含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E、磷脂及不饱合脂肪酸、大豆皂苷等丰富营养物质。硒的抗癌作用已为世界所瞩目,含硒的食物主要有肉、肝、肾、蘑菇、大蒜、海带、紫菜、虾皮等。化疗时如无腹胀反应,可食薯类,因土豆、甘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菌类食品如香菇、蘑菇、木耳,对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特效,还可以抑制或消灭癌细胞。
根据不同的季节及饮食习惯,化疗患者可选用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的水果,如西瓜、香蕉、苹果、橘子、桃、菠萝、杏、橙子、山楂、草莓、猕猴桃、刺梨等。为了帮助肾脏排除癌细胞释放的有害物质,同时补充体液损失,增加水分供应,还可饮用绿豆汤、牛奶、豆浆。如出现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可食红枣、红小豆粥、水煮花生米或炖乌鸡、阿胶、清煮血豆腐,尤其阿胶是滋阴补血的佳品。还可将甲鱼壳灸成灰后,用黄酒吞服。
化疗时,心理疗法也不可忽视,病人的心理作用可使机体的机能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为了完成化疗的“持久战”,病人一定要将食疗和心理疗法融于药物治疗之中,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发胖和进食含有激素成分的营养保健品。
二、肿瘤病人经放疗化疗出院后应注意什么?
首先出院以后注意避免感冒,因为化疗结束后,白细胞往往降到最低,所以要注意避免感染。
其次要注意饮食,合理营养,以期提高机体对放化疗的耐受力,,促进康复。如常吃肉、蛋、奶、鱼和豆制品等营养丰富食品;多吃富含维生素A、C的饮食,如绿色蔬菜和水果;不吃过热、过烫、过硬及霉变、烟熏火烤的食物;便秘病人应吃润肠通便的食物如香蕉、蜂蜜等。
1、强调均衡营养,注重扶正补虚
肺癌病人“内虚”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因虚而致癌,因癌而致虚,虚中夹实,以虚为本.食疗的目的是保证肺癌病人有足够的营养补充,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病人的康复,应以扶正补虚为总原则.故《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在扶正补虚的总则指导下,对肺癌病人的食疗应做到营养化,多样化,均衡化.正如《内经》所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失之偏颇,则有害无益.
2、熟悉性味归属,强调辨证施食
肺癌与其他疾病一样,病人都有阴阳偏胜,寒热虚实之不同.食物也有寒热温凉,辛甘苦酸咸四气五味之别.热证宜寒凉,寒证宜温热;五味入口,各有所归,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苦入心,酸入肝.辛味温散,如生姜,葱白;甘味和缓,如山药,芡实,饴糖;淡味渗利,如冬瓜,薏苡仁;酸味收涩,如乌梅,山楂;咸味软坚,如海藻,昆布,牡蛎等.
3、选择抗癌食品,力求有针对性
药食同源,部分食品兼具食疗抗癌作用,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大蒜,豆制品,绿茶等,都是抗癌良药.近代的一些研究表明,许多食物对防治肺癌有良益.如鹅血对肺癌能改善症状,升高白细胞,现已研制成片剂;薏苡仁含有薏苡仁脂,对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绿豆配甘草与化疗药同用,有清凉解毒而降低副作用的功效.
肺癌化疗后的饮食
肺癌化疗后的饮食方2、玉竹石斛蜂蜜饮:玉竹15克,石斛15克,蜂蜜适量。将玉竹石斛加水浸泡20分钟,再煎煮15分钟,取浓汁,分次加入适量蜂蜜后饮服。适用于肺癌化疗后的饮食津液亏损型。
肺癌化疗后的饮食方1、六味健脾粥:淮山药15克,薏苡仁30克,白扁豆15克,胡萝卜2根,大枣15枚,粳米150克。将上六味加水煮成粥后分次服食,可适量加糖调味。适用于放、化疗后脾胃不振型。
肺癌化疗的饮食及护理
肺癌化疗的饮食及护理:消化道毒副反应,直接影响到化疗能否坚持和化疗效果。鼓励患者少量多餐,饮食宜清淡。进食易消化、含纤维素少的流质、半流质,避免辛辣、生冷、过硬及过于油腻的食物。化学药物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因此,应多吃些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大枣、桂圆、阿胶、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的病人可辅之以健脾养胃的食品,如薏米仁、白扁豆、大枣等。对反应严重、长期营养摄入障碍的病人,可考虑用胃肠外营养输入法改善病人状况。在第3次化疗过程中,化疗病人普遍存在食欲不振,单从静脉补充不能保证病人的能量供应,不利于疾病恢复,可给病人口服多酶片,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同时,要耐心劝导、鼓励病人进食。呕吐严重者注意观察呕吐的次数、量及颜色,配合应用止吐治疗。有肝功能损害的,应卧床休息,少食多餐,进有营养的易消化饮食。
多数化疗药物有骨髓抑制作用,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抵抗力降低,白细胞下降,易导致感染发生。患者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口腔清洁,每日早晚刷牙、擦身,病房每日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同时遵医嘱正确使用升血药物,密切观察血象变化,常规检测体温,及早发现感染征象。
化疗期间要大量饮水,每日2000ml左右,以利于化疗药物的排泄,并可防止高浓度尿酸析出诱发肾结石。
接受静脉输液侧的肢体不宜过多活动,以防穿刺针头移位造成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皮肤毒性反应,避免搔抓,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发生感染。
肺癌化疗止吐饮食
化疗时出现恶心呕吐如何来处理,有以下的一些方法:
恶心和呕吐是化疗副作用中最常见和最可怕的两种。发生频率和严重性因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的人而有所不同。
恶心和呕吐通常发生在化疗后几小时,持续时间不长。持续几天的严重恶心和呕吐并不常见。病人异常恶心,呕吐超过一天,或者恶心得连流质也无法下咽时,一定要告知医生或护士。
改变饮食习惯和服用止吐药能减轻这两种症状。不同的止吐药对不同的人有效,因此,在症状减轻前试用几种药是必然的,不要轻易放弃,患者应继续同医生一起找出对其最有效的药。
大约有一半的化疗病人在化疗前就感到情绪不稳,这叫治疗前恶心。对付治疗前恶心的最好办法是借助于放松技巧。
也可试试以下方法:
1)不要吃得太多,这样患者的胃就不会感到太饱。一天中多餐少食。
2)不要在吃饭时喝饮料,必须在饭前或饭后一个小时。
3)吃喝要慢慢进行。
4)不要吃甜的、油炸的或脂肪多的食物。
5)吃冷的或室温下的食物,这样不会闻到气味难受。
6)慢慢咀嚼食物以助于消化。
7)如果早上感到恶心,那么起床前就吃一些干食品,如麦片、烤面包或饼干。(如果口腔咽喉疼痛或口干,就不要吃这些东西。)
8)喝冷的、干净的饮料,如苹果汁、茶或放掉气的姜汁啤酒。
9)吮食冰块、薄荷糖或酸的糖果。(如果口腔咽喉疼痛,就不要吃东西。)
10)避免接触使患者恶心的气味,如油烟、香烟和香水。
11)饭后坐在椅子上休息,但至少饭后两个小时才能躺下。
12)穿宽松的衣服。
13)感到恶心时,可慢慢地做深呼吸。
14)可通过与朋友或家人聊天、听音乐、看**或电视来分散注意力。
15)用办法放松一下。
如果化疗时常常感到恶心,那么至少化疗前几小时不要吃东西。
肺癌晚期化疗后饮食
加料开胃汤和保元汤。开胃汤的材料是山楂,木香和牛蹄筋,可以把癌细胞包着,免它扩散。
保元汤是各种液体蛋白,是人体所需要的东西之一,很容易吸收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保元汤的材料有:鲤鱼,猪蹄,牛肉,山楂和红枣。
希望这些资料能对你有用处,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冠心病怎样治疗?
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气虚血瘀舌瘀点
主症心胸刺痛,胸部闷滞。
舌尖紫暗:瘀阻心络则胸痛、胸闷;舌胖大还说明心阳、脾阳、肾阳均不足:
舌中凹陷、质胖:为脾胃虚弱则胃胀、纳差;
舌根胖大:为肾阳不足则腰膝酸软,下肢冷。
治法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方药
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党参、黄芪、桃仁、红花、川芎、丹参、赤芍、当归、柴胡、枳壳处方、桔梗、甘草。
7剂,水煎服,日1剂
方解
党参、黄芪一补益心气;桃仁、红花、川芎、失笑方解散一活血化瘀;丹参、赤芍、当归—养血活血;柴胡、枳壳、桔梗一行气豁痰宽胸;甘草一调和药物
方歌
保元汤
保元补益总偏温,桂草参芪四味存;
男妇虚劳幼科痘,持纲三气妙难言
概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冠心病可分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塞型冠心病、心力衰竭型冠心病和猝死型冠心病五种类型。
本病当属中医的“胸痹”范畴,是一种由于胸中痹阻不通而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胸部及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引肩背的病症。《素问·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素问·厥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治疗1.心血瘀阻证主症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暴怒或劳累后加重,胸闷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或结、代。方一血府逐瘀汤来源《医林改错》组成川芎5克,桃仁12克,红花9克,赤芍6克,柴胡3克,桔梗5克,枳壳6克,牛膝9克,当归9克,生地9克,甘草6克。
功效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因瘀血停滞于胸,使气机受阻、气滞血瘀、肝失柔和;若瘀血化热,则会瘀热上冲、胃气上逆。本方中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枳壳、桔梗开胸行气;牛膝引热下行;生地清热养阴;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活血化瘀是治疗胸痹的重要治法,但不可不加辨证,一味地活血化瘀。其瘀血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寒凝、气滞、痰浊、气虚、阳虚等,故临床当注意在活血化瘀中配伍散寒、理气、化痰、益气、温阳等药物。注意选用养血活血之品,慎用破血攻伐之品,以防伤正气。方二桃红四物汤来源《医宗金鉴》组成桃仁10克,红花12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
功效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四物汤养血活血。
按语本证在临床上可选用如下活血化瘀药物:三七、川芎、丹参、当归、红花、苏木、赤芍、泽兰、牛膝、桃仁、鸡血藤、益母草、水蛭、王不留行、山楂、丹皮等;并据临床情况配伍益气、温阳散寒、化痰、理气药物。
2.气滞心胸证主症心胸满闷,隐痛阵作痛无定处,遇情志不遂时诱发或加剧,脘胀嗳气,时欲太息,或得嗳气、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方一柴胡疏肝散来源《景岳全书》组成陈皮6克,柴胡6克,川芎5克,香附5克,枳壳5克,赤芍5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肝喜条达,主疏泄而藏血,其经脉布胁肋,循少腹。因情志不遂,木失条达,肝失疏泄,而致肝气郁结。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郁则血行不畅,肝经不利,故见胁肋疼痛,往来寒热。《内经》说:“木郁达之”。治宜疏肝理气之法。方中用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理气疏肝,助柴胡以解肝郁;川芎行气活血而止痛,助柴胡以解开经之郁滞,二药相合,增其行气止痛之功,为臣药。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为佐药。甘草兼调诸药,亦为使药之用。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使肝气条达,血脉通畅,营卫自和,痛止而寒热亦除。
按语便秘重者加当归龙荟丸。本证常用芳香理气药物:木香、沉香、檀香、降香、延胡索、砂仁、厚朴、枳实、枳壳。方二丹栀逍遥散加减来源《和剂局方》组成丹皮15克,栀子15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薄荷10克,生姜10克。
功效疏肝理气。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柴胡疏肝理气;当归、白芍补血养肝;茯苓、白术健脾祛湿;薄荷、生姜疏散调达;炙甘草调和诸药;丹皮、栀子清热凉血,祛瘀消肿。
按语胸闷心痛明显(气滞血瘀)合用失笑散或丹参饮。
3.痰浊闭阻证主症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诱发或加重,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方一①栝楼薤白半夏汤合②涤痰汤来源①《金匮要略》②《济生方》组成栝楼薤白半夏汤:栝楼12克,薤白9克,半夏12克。
涤痰汤:胆南星12克,竹茹3.5克,人参5克,茯苓10克,甘草2.5克,石菖蒲5克,陈皮8.5克,枳实10克。
功效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瓜蒌理气宽胸,涤痰散结,半夏、橘红、茯苓、竹茹燥湿化痰,菖蒲、胆南星开窍豁痰,枳实降气以利平肝熄风。
按语痰浊每因过食肥甘,贪杯好饮,伤及脾胃,聚湿生痰;痰为阴邪,其性粘滞,易伤阳气,阻滞血行,而致气虚阳虚、湿浊痰阻。治疗应着重健运脾胃,在祛痰的同时,配伍健脾益气之品,以消生痰之源,痰化气行,则血亦行。必要时配以益气温阳之品。方二黄连温胆汤来源《六因条辨》组成黄连6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枳实10克,竹茹6克,郁金15克。
功效理气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以二陈汤的半夏、茯苓、橘红、甘草化痰理气,黄连、竹茹、枳实清泄痰热。加郁金以增强理气活血之力。
按语此型常用药物:天竺黄、天南星、半夏、栝楼、竹茹、苍术、桔梗、莱菔子、浙贝母。
4.寒凝心脉证主症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心悸,胸闷气短,手足不温,冷汗出,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方一①枳实薤白桂枝汤合②当归四逆汤加减来源①《金匮要略》②《伤寒论》组成桂枝6克,细辛3克,栝楼24克,薤白9克,当归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通草6克,细辛3克。
功效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用法加大枣8枚,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以瓜蒌、薤白、桂枝通阳开结温通络脉,当归本方中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和营养血;桂枝温通经脉,宣通阳气;细辛温经散寒;通草通利经脉;炙甘草、大枣益气养血。
按语本证当以芳香走窜、温通行气类药物治疗为主:桂心、吴茱萸、干姜、麝香、细辛、蜀椒、丁香、木香、安息香、苏合香等,近几年研制的喷雾剂、含化剂等速效、高效制剂,可用于急救。实验研究证实,芳香温通类药物大多含有挥发油,具有解除冠脉痉挛,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作用,同时对血液流变性、心肌收缩力均有良好的作用。但此类药物具有辛香走窜之弊,应中病即止,以防耗伤阳气。
5.气阴两虚证主症心胸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低气微,面色白光白,易于汗出,舌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脉细缓或结代。方一生脉散来源《医学启源》组成人参9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用法加生姜三片,大枣2枚,水煎,空腹服。
方解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
按语药理研究证明,生脉散有正性肌力的作用,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脏缺血状况,减少心肌耗氧量。方二①增液汤合②四君子汤来源①《温病条辨》合②《和剂局方》组成增液汤:玄参30克,麦冬25克,生地黄25克;四君子汤: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功效益气养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玄参养阴生津,启肾水以滋肠燥;麦冬甘寒,增液润燥;生地苦甘寒,养阴润燥,三药合用,养阴增液,增水行舟。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驱邪外出。两方相合,共奏健脾益气养阴之效。
按语常用补心气药物:人参、党参、黄芪、大枣、太子参。药理研究证明,黄芪能增强正常心脏的收缩力,对中毒和疲劳而衰竭的心脏,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尚能使冠状动脉和肾动脉扩张。生脉散有正性肌力的作用,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脏缺血状况,减少心肌耗氧量。6.心肾阴虚证主症心痛憋闷时作,虚烦不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方一①天王补心丹合②炙甘草汤加减来源①《世医得效方》②《伤寒论》组成生地12克,玄参5克,天冬9克,麦冬9克,人参5克,炙甘草12克,茯苓5克,柏子仁9克,酸枣仁9克,五味子5克,远志5克,丹参5克,当归身9克,桔梗5克,阿胶6克,麦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10枚。
功效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生地滋阴补肾,养血润燥;玄参、天冬、麦冬清热养阴;丹参、当归调养心血;人参、炙甘草、茯苓补益心气,寓从阳引阴之意;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远志养心安神,化阴敛汗桔梗载药上行。阿胶、麻仁、大枣滋阴补血。
按语阴虚偏甚兼有脉结代者用本方。方二左归饮来源《景岳全书》组成熟地120克,山萸肉20克,枸杞子15克,山药15克,茯苓12克,甘草6克。
功效补益肾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熟地、山萸肉、枸杞子滋补肝肾,养血填精;山药补脾肾,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偏肾阴虚者用本方。
7.心肾阳虚证主症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白光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四肢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而迟。方一温肾汤组成人参15克,炙甘草15克,干姜9克,炒白术15克,川附片9克,五灵脂9克,山楂9克,乳香3克,降香9克。
来源(主编:《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功效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用法药煎成去渣,冲如米醋一匙,乘热服。
方解人参补气健脾;干姜、附子温补肾阳;乳香、降香活血化瘀,振奋心阳;五灵脂、山楂活血化瘀、通经理气;炙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认为:老年人心肾气虚或阳虚,不能温润五脏,温煦心阳,故心痛发作时,疼痛症状可以不重,但体乏无力,畏冷胸闷,气短自汗却可能较甚,予保元汤补益心脾肺肾诸脏,冲服细辛、沉香各0.5克常有较好效果。老年人舌质紫黯,有时可见瘀斑,其心绞痛者出现率较高,可用保元汤冲服复方血竭散(血竭、沉香、琥珀粉、冰片、三七、元胡)起补虚、理气、活血、定痛作用。方二右归丸来源《景岳全书》组成熟地15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当归10克,肉桂10克,枸杞10克,鹿角胶10克,菟丝子10克,附子3克,杜仲12克。
功效补益肾阴。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附子、肉桂、菟丝子、山茱萸、熟地等温补肾阳,鹿角胶、枸杞、当归益精养血。可加川芎、牛膝以助当归、肉桂温阳活血通络。
按语李明富认为:阳虚心痛治宜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一般常选用党参、黄芪、白术益气扶正,病情较重者加红参或人参;肉桂、附子、*羊藿、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鹿茸等温经散寒,温肾助阳;川芎、丹参、莪术、当归、赤芍、红花等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