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美食资讯 美食资讯

半夏厚朴汤 伤寒论_半夏厚朴汤伤寒论原文

ysladmin 2024-05-02 人已围观

简介半夏厚朴汤 伤寒论_半夏厚朴汤伤寒论原文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半夏厚朴汤 伤寒论”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1.���

半夏厚朴汤 伤寒论_半夏厚朴汤伤寒论原文

       最近有些日子没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半夏厚朴汤 伤寒论”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ĺ����� �˺���

2.治气祛痰之必要

3.陈慎吾的临床经验

4.伤寒论全文多少字

5.《本草精荟》:温中止呕:生姜

半夏厚朴汤 伤寒论_半夏厚朴汤伤寒论原文

���ĺ����� �˺���

       茯苓类方

        东子:茯苓治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局部潴留,则局部水肿,生水泡水痘疱疹。治小便不利,即小便异常,尿频,尿少,尿多。尿少者,易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无弹性者,为浮肿,按之有弹性,但下肢过大者,为肿。茯苓又治肉膶,即肌肉跳动,或因与芍药成药对而治。治肌肉酸重,难以转侧。服热药而身冷者,或因热厥,或因水液代谢障碍,阻碍热量均匀分布。茯苓排水,易使大便干,便秘者宜加大黄。其人苔白,水滑,齿痕,用干姜附子而苔白不能去者,则为茯苓证。茯苓证者易并发苍术证。

        白术治骨关节水液代谢障碍,水液潴留骨关节,则骨关节肿胀,若受寒凉,则冷痛,若受炎热,则热痛。茯苓白术药对类方治全身水液代谢障碍,头晕,动静皆晕。

        茯苓之长:

        茯苓之短:茯苓利小便,夺肠中水,便秘者易加重,故便秘者需加大黄利大便,茯苓大黄为药对,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经方循证情报速递:茯苓、白术、甘草三味药物各自没有镇静催眠作用,但合在一起却有镇静催眠作用,且三味药必须同煎,分开各自煎煮后混在一起则无效,提示共煎的过程发生了某种反应。进一步采用HPLC发现同煎和分煎的汤剂有效成分不同。

        蓝莲花:从张仲景经验来看,茯苓主治眩悸。后世医家认为茯苓能“宁心安神”。合观之,则茯苓具有镇静作用。镇静,主要是针对神经精神系统而言的。茯苓镇静,多与半夏和桂枝合用。半夏厚朴汤证为神经症状,苓桂剂也多为神经症状,多有“悸”的表现。《神农本草经》谓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前者类似于奔豚病的逆上,为神经症状;后者则是精神症状。防己茯苓汤治疗“四肢聂聂动者”;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 真武汤治疗“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者”。从这三条可以看出,共同特点为肌肉的不自主抖动,都用茯苓。可知此种症状当为茯苓所主治。可进一步推测,茯苓对肌肉也有镇静作用。

        《神农本草经》还说茯苓主治“口焦舌干,利小便”。 “利小便”说明原有小便不利。那么,“口焦舌干” 的情况还能“利小便”吗?口渴而小便不利,显然是脱水症状。那么,在脱水情况下又能用茯苓吗?本来就水分不足还要再去利尿,实在是讲不通的。那么,难道是经文写错了吗?也不是!茯苓所治疗的脱水是病人能进水入口,但水分却只能停留在胃,却不能排入小肠。而水分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完成。既然不能进入小肠,则无论喝多少水也纠正不了全身的脱水状态。这种情况大多见于幽门梗阻导致的胃潴留。茯苓泽泻汤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五苓散治疗的“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之“水逆”证;还有《外台》茯苓饮治疗的“心胸间有停痰宿水”等,这些描述都类似于胃扩张和胃潴留。基本上又都把茯苓列入方名。尤其是茯苓泽泻汤,重用茯苓达半斤。提示茯苓有促进胃中水分转入肠道或者促进肠道对水分的吸收作用。而并不是单纯的增加肾脏分泌尿液来利尿。一旦脱水得以纠正,则口渴而小便不利自然一并消失。

        张仲景常把茯苓和白术配伍使用来治疗心下有水饮而证见口渴和小便不利,这是二者主治的共性。那么,茯苓和白术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从张仲景原文来看,腹满者可以使用茯苓而不用白术。肌表之水多用白术而少用茯苓,如越婢汤加白术而不加茯苓。肢体关节的肿痛多用白术少用茯苓,如桂枝芍药知母汤、甘草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等。能够配伍附子“走皮中,逐水气”的是白术而非茯苓。不仅是肌表之水,就是心下停水之重者,也多用白术而不用茯苓。如泽泻汤和枳术汤都用白术。可见,就治疗水饮来说,茯苓不及白术。若论镇静,茯苓则远较白术擅长。那些治疗悸、动、惊、恐的处方,可以没有白术,但决不可没有茯苓。

        coorus:麻黄先煮是为了去沫,如今煮麻黄基本无沫,当然也就不必先煮了。有些药比较难“进水”,像葛根,伤寒论就要求先煮,其实茯苓也是这样的(据说鲜品稍软有弹性),药煮完切开一看,里面还是干的,所以茯苓先煮或砸碎煮可能比较好。而石膏这样的药,怎么煮出不了多少“有效成分”,就不用折腾了。

        ......

        葵子茯苓散

        原文: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原方: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

        茯苓甘草汤

        原文:1.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伤寒论》(73)

        2.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伤寒论》(356)

        3、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伤寒论》(127)

        4.水在肾,心下悸。《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5.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原方: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 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心下悸为胃内停水的伴有症状,腹诊胃脘部振水间。心下悸者,脐上腹主动脉亢进,按之动悸。

        医案:

        woyunzhai:半月前一女来诊,述失眠半年,伴心烦心悸,曾治疗不效。诊其舌脉无特别,惟两手厥冷。患者此前因所建的别墅被拆除,而失意苦闷。当时曾想用恩师的除烦或解郁汤等,但考虑到“厥而心下悸”这一特定的方证组合,(以前临证似未曾注意到这一方证)为了验证这一方证,便用茯苓甘草汤。患者昨日来复诊,喜形于色,失眠心烦心悸肢厥皆大减。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简称苓桂术甘汤。

        原文:1.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伤寒论》(67)

        2.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3.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4.脉沉者,有留饮。

        5.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6.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原方:

        伤寒论: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 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金匮要略: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注:

        东子:治头晕,动则头晕,不动不晕,起则头晕,卧则不晕。

        起则头眩,或为“直立性低血压”。

       颗粒剂一两计3克剂量:茯苓8,桂枝6,苍术4,生甘草4。

        颗粒剂一两计5克剂量:茯苓13,桂枝10,苍术7(实为6.66),生甘草7(实为6.66)。

        医案:

        经方论坛“逸人谷”医案:06-07-2012,一妇,1955年生,尿稍频急量少,时作腰痛,大便烂日1-2行。舌中、后部白厚,脉细。予苓桂术甘汤原方: 茯苓25桂枝10苍术15生甘草5,均克,一剂。嘱: 当效,若无效请复诊。16-07-2012,带其夫来看耳鸣,说: 药后症状消除,白厚苔亦退去。其夫耳垂出现“冠脉沟”,于是说耳鸣不必怕,心病得当心!答: 心区常有闷痛,休息可消失。查过,“心肌损伤可能”、“心肌细胞坏死可能”。

        经方论坛“登陆真难”医案:60多岁的男性老人,有“喘病”多年。近来气喘加重,出现脸肿,心悸,纳差,寐不安。更为困苦者是每天午后面部出火,脸红,傍晚自行消退。有时腹胀,头昏。在家挂水,每天六七十块钱,效果不满意。老人是同事的乡邻。老伴过世,小儿子在福建打工,与人打斗坐了班房。长子入赘他乡,因要为老父治病遭到妻子反对,毅然离婚,10岁的儿子也自然归前妻抚养。目前也在外地打工。老人靠低保度日。观其面肿,两颊部有细血管增生,如二尖瓣面容。但心脏听诊无杂音。察其舌象,舌质淡,舌面水滑。脉沉,似有弦象。 处方:茯苓40克、肉桂30克、苍术30克、炙甘草20克。5剂。复诊他说,吃了3剂,病情即好转许多。有一付还煮焦了,弃了。目前症状,小腹时胀,纳增,其他不适俱除。还说,尽可能还吃原方。于是,加量与之。

        李宇铭医案:庞某,女,4岁,香港人。2013年7月19日,流涕1个月。1个月前开始鼻流清涕,3周前突然咳嗽,流涕黏稠,有痰难咯,晨起色黄,日间少咳痰,无咽不适,大便1~2日一行。舌暗红,苔白腻,脉细滑,动在关上。与苓桂术甘汤:茯苓60克,桂枝45克,白术30克,炙甘草30克,2剂。以水6碗,煎剩下3碗,分9次服,每日服3次。2013年9月1日上药服后,流涕,咳嗽诸症已除,近日无感冒发作。

        ......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又名 桂苓五味甘草汤

        原文: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桂苓五味甘草汤》

        原方: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温服。

        注:

        医案:

        读中医经典:患者女,68岁,半个月来面部烘热,下午3点左右始,至晚上9点左右。结束,二便正常,寐安,舌淡,舌尖有瘀斑,脉弦。处方:桂苓五味甘草汤,茯苓20g桂枝20g炙甘草10g五味子10g? 3剂。二诊:服2剂后,烘热止。问:不解何意?如若我处方,当滋阴清热,知母黄柏之属。师:金匮条文:“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迟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认为 “其面翕热如醉状”可以描述面部烘热,为气上冲病机,用桂苓五味甘草汤降气冲。

        天之君子:患者是我堂婶,49岁,身高中上,体态较丰,肤色一般,眼较大,平时易疲惫, 常肩背困疼,面颊常现红晕,冬天爱干咳,时有牙疼,以右侧后牙为甚,痛处牙齿已连拔数枚,但牙虽去而痛不止。现以鼻喷热气难忍,头时眩 前来索药。乍闻此症,欲以凉散法治之。继诊其脉:两关浮弦有力,而寸尺俱沉弱,典型的中间强两头弱,两手俱如此。得此脉象,再联系患者平时的体质特点,处方的思路一下便转到了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 汤--------“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然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 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遂处方:茯苓15 桂枝12 五味子10 炙甘草8? 1剂,患者于昨晚服药,今天晚饭后又来拿药,告曰下午时感觉症状明显减轻,且牙疼处亦感轻松,再诊其脉:两关较前大缓,寸尺已起,六脉现平,方确信药已中的,遂照前方再开两剂。个人感觉该方应是堂婶调体之的对方,其一切杂症均可治之,有关该患者的情况我会及时上发。

        小吹:约4年前,一例女性患者,约近50岁,更年前综合征来诊,口干心悸,半年来多方治疗不愈。后黄仕沛老师接诊,患者对黄师说,她的病怪怪的,又羞于对人言,也未对其他医生诉说过。就是面部烘热发作时,有一股热气从右侧阴唇起循腹部往上至面部,甚觉难受,大便秘结,余无特殊。黄师对劳师姐说,此苓桂味甘汤证也。遂处以:桂枝十五克? 茯苓二十四克? 五味子十五克? 生地三十克? 大黄十克? 甘草十二克? 三剂而愈。

        yiguiran:2013年3月中旬,本人感冒,鼻塞、偶尔咳嗽吐痰稍粘稠、偶尔流清鼻涕、全身不适;当时不在意。第二天下午4点钟左右,咳嗽加剧来势汹涌--------好象一股气从小腹猛冲逆上的咳嗽,大约一分钟内猛咳好几次,痰也变得清浠如鸡蛋清、感觉最有意思、也最明显的是:几乎伴随咳嗽的同时,痰从心下逆上喉咙如喷泉般涌到口腔,心下稍感胀闷不适,同时鼻涕(清稀)、眼泪一起如泉涌;背部稍感恶寒。有一种憋闷感。舌淡红台白滑,小便稍黄大便偏稀,双关脉弦紧数(大概)。自己开方========小青龙+茯苓。儿子主动帮我抓药,让老婆熬药,晚上7点钟喝一碗药,上床睡到晚上9点多)起来小便畅快淋漓。2个多小时内,病然若失。

        又一次让我惊叹经方的神奇!同时得感谢仲景先师、胡老;感谢经方论坛、感谢黄煌老师。因为我在经方论坛向大家学习了3年。对于这种小打小闹的感冒处理起来已经很自信了!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简称苓桂甘枣汤。

        原文:1.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伤寒论》(65)

        2.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贲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原方: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注:治起则头晕目眩,静则晕止。脐下动悸,或脐处动悸,为欲作奔豚。奔,为跑。豚,为猪。奔豚气,临床特点为发作性下腹气上冲胸,直达咽喉,腹部绞痛,胸闷气急,头昏目眩,心悸易凉,烦躁不安,发作过后如常,有的夹杂寒热往来或吐脓症状。因其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故名。奔豚病脉象各不相同,应舍脉从证。茯苓治肌肉跳动,桂枝治腹主动脉博动亢进。水可用常流水。白术不治奔豚,亦不妨碍治疗奔豚,无需因脐上筑者而忌讳合方白术,有是证即可用是药。

        医案:

        天空的雨:患者于十月前因感冒在社区医院上午输液治疗,下午三时突然肚脐处突然跳动不止,呕吐数次,烦乱不休。转院至市、区两级医院胃镜检查示:胃窦炎;做心电图等其他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住院输液八天略有改善出院。后十月来又发作数次。每次在家中苦熬数周好转。2月3日又发作,自觉心中烦乱,肚脐处跳动不止,恶心欲吐,比以前越发严重。其儿媳求助于我。其人形体消瘦,以手按胸趴在桌子上,全身抖动,口中呻咛不止。舌淡苔白滑。桂枝50g茯苓50g? 炙甘草50g? 共研细粉末,每次3g 每天3次,用大枣汤调服 。10日来再无脐下跳动。

        黄煌:苓桂甘枣汤是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的简称,定悸的效果来得快,而且安全。下面,说个今年5月在家乡接诊的案例。

        卢老汉,77岁。5月22日初诊:颧骨高凸,两颊深陷,满口假牙已经松脱,说话口齿不清,舌头胖大而紫暗,舌面堆积者浑浊的白苔。他的嗓音嘶哑:“没有气力哇,头晕,晕……,胸口难受,这里……”他伸出手,摸着胸口。家人告诉我,老人有高血压病、房颤、脑梗。最近经常晕厥跌倒,也为此住过医院。希望中医调理。我让病人躺下。他确实很瘦,舟状腹,按之扁平没有弹性,空荡荡的裤管里瘦削干枯的小腿满是皮屑。脉是空大的,按之硬,脉律不齐。“他是‘桂枝人’!”。我当即处方:茯苓40肉桂10桂枝10炙甘草30红枣50,5剂。

        6月22日复诊:老人的精神状况明显好转,脸色也显得红润些。他高兴地告诉我,7剂后心慌心悸、起立头晕即明显减轻,胃口和体重都增加了。家人说,上方已经连续服用了17剂。因为还有乏力气短,我在原方上加龙骨、牡蛎、党参,嘱继续间断性服用。

        ? 苓桂甘枣汤是平冲定悸方。《伤寒论》用于“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65)。脐腹部有强烈的搏动感,如有上冲攻动的小猪,人不仅慌乱难受,甚至可以晕厥。张仲景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具有强烈心慌心悸的患者。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循环系统疾病和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过程中,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房颤、心律不齐、低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瓣膜病等。这位老人以心悸晕厥为主诉,是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从主治疾病谱对照,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是合适的。

        不过,用苓桂甘枣汤还要看人是否瘦弱,舌质是否暗淡?脉搏是否无力?“桂枝人”是一种重要的参照系。“桂枝人”是对适用大剂量桂枝、肉桂以及长期使用桂枝类方的人群作的一种简称。其人多消瘦憔悴,易出汗,易心悸,尤其以舌暗淡或紫暗、舌质胖嫩、脉弱为特征。难道胖的人就不能用此方吗?这倒不能把说绝,有时也有这种可能。但从苓桂甘枣汤药物组成来看,十五枚的大枣,再加上二两甘草,按常理只能用于瘦人,或者说,其人没有浮肿,没有虚胖。甘草让人浮肿,大枣让人肥壮,你看《伤寒论》上的甘草方,大多用在剧烈的汗吐下以后,此时体液丢失严重。大剂量的大枣方,大多用于“虚劳不足”,如炙甘草汤用大枣30枚,薯蓣丸大枣用百枚。

        经方中定悸方很多,有些方与苓桂甘枣汤很相似。如苓桂术甘汤不用大枣而有白术,则其特点在利水定悸,可用于饮聚水停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大多见于伴有胃下垂、胃潴留、腹泻等消化道疾病者。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也不用大枣,而有五味子,其特点在固脱定悸,可用于咳喘患者出现多唾口燥,脉微厥逆,“面翕热如醉状”“小便难,时复冒”时,这多是心肺疾病的虚脱之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低血压等多见。一味药物之差,方证同中见异,经方的严谨性于此可见一斑。

        ......

        苓甘五味姜辛汤

        原文: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原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医案:

        药里真:李某,3周岁,同事的儿子,半月前感冒病愈之后,一直清涕不止,卫生纸擦拭不停,望其舌,质淡苔白而润,口不渴,小便清长。投予苓甘五味姜辛汤。处方:茯苓10,生甘草5,五味子8,干姜10,细辛3,二剂。第三天,询其父,得知,二剂之后,清涕便止。经方的威力真是不可小觑!

        ......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又名 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原文: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老,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原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简称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原文: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逐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原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开,日三。

        四君子汤:管某? 女? 55岁? 半夏眼(眼裂大,敏感,反应快,情感易从眼神流露),体胖。 两月前感冒,经治疗好转,但遗留咳嗽。曾经多处诊治,病情时有反复,未能痊愈。刻诊:阵发性咳嗽,受寒加重,痰少,口干,饮水不多,说话多容易喑哑,余无特殊。舌苔白润,脉缓。我拟诊寒饮。因无鼻塞、清涕、水样痰,故未选小青龙,而用温肺祛饮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五剂,茯苓20 五味子15 细辛6 干姜15 姜半夏12 杏仁15 甘草6。服后效果显著,嘱再服五剂巩固。

        ......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

        原文: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原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右八昧,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原文: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伤寒论》(28)

        原方:于桂枝汤方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依前法,煎服。小便利,则愈。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 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注:

        东子: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或为错简,应为桂枝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解表。病饮者,需治其水,水若不治,解表无效。茯苓白术为药对,治水饮,从小便出。桂枝加茯苓白术汤治水饮而致头痛,颈项不适,发热。偏头痛者,宜合细辛类方。

        山田业广:考证“头项强痛”,“谓头痛、项强”。

        lj200719:如果外证有水饮,只是解外,是没效果的,要先去水饮。如伤寒论28条的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80条的真武汤证,发汗,其人仍发热。厥阴病的,先治其水,再治其厥。 还有伤寒论第98条,面目及身黄,小便难者,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之。我治过一个小柴胡汤证兼水饮而小便不利的病人,先用柴胡桂枝汤,反而增加眩晕,而后加茯苓白术之后则愈~~

        ......

治气祛痰之必要

       胃食管反流中医认为常见的有五种证候:肝胃郁热证、胆热犯胃证、中虚气逆证、气郁痰阻证、瘀血阻络证。病友们可以自己判断一下属于哪种反流,判断方法:主症+次症2项以上。

       肝胃郁热证

        主症:①烧心;②反酸。

        次症:①胸骨后灼痛;②胃脘灼痛;③脘腹胀满;④嗳气反流;⑤心烦易怒;⑥嘈杂易饥;⑦舌红、苔黄, 脉弦。

        治法:疏肝泄热, 和胃降逆;

        方剂:柴胡疏肝散 (《景岳全书》) 、合左金丸 (《丹溪心法》) 。

        胆热犯胃证

        主症:①口苦咽干;②烧心。

        次症:①脘肋胀痛;②胸痛背痛;③反酸;④嗳气反流;⑤心烦失眠;⑥嘈杂易饥;⑦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

        治法:清化胆热, 降气和胃;

        方剂: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合温胆汤 (《备急千金要方》) 。

       中虚气逆证

        主症:①反酸或泛吐清水;②嗳气反流。

        次症:①胃脘隐痛;②胃痞胀满;③食欲不振;④神疲乏力;⑤大便溏薄;⑥舌淡、苔薄, 脉细弱。

        治法:疏肝理气, 健脾和胃;

        方剂:四逆散 (《伤寒论》) 合六君子汤 (《医学正传》) 。

        气郁痰阻证

        主症:①咽喉不适如有痰梗;②胸膺不适。

        次症:①嗳气或反流;②吞咽困难;③声音嘶哑;④半夜呛咳;⑤舌苔白腻, 脉弦滑。

        治法:开郁化痰, 降气和胃;

        方剂:旋覆代赭汤 (《伤寒论》) 合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

        瘀血阻络证

        主症:胸骨后灼痛或刺痛。

        次症:①后背痛;②呕血或黑便;③烧心反酸;④嗳气反流;⑤胃脘隐痛;⑥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

        方剂: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

       注意,方剂只是底方,并非最终治疗的药剂,还需根据具体症状加减。

陈慎吾的临床经验

       痰随气而升降,可见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可聚停于肺、咽喉、关节、胃中、肠间等,无形之痰则无处不在,所以气之病理机制是生痰之关键,那么治气则成治痰之必要。治气祛痰有四种形式:补气、化气、行气、降气。

       1.补气

        (1)补脾气以杜生痰之源 李中梓曾云:“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脾气虚弱则运化失司,水湿不运,聚结生痰。方选参术健中汤,或用参苓白术散化裁。药选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百合、山药、陈皮、法半夏、薏苡仁、神曲、生甘草等。

        (2)补肺气以利贮痰之器 李中梓亦云:“肺为贮痰之器。”肺主宣肃,肺气虚弱则宣降失司,肺气不利,痰贮肺中。方选补肺汤加减。药选党参、黄芪、熟地黄、五味子、紫菀、桑白皮、陈皮、白术、百合、炙甘草。

       2.化气

        (1)温化脾阳以化痰饮 张仲景《伤寒论》中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脾阳不足,气化水湿不力,聚汇成痰饮。方选苓桂术甘汤合理中汤化裁。药选党参、茯苓、桂枝、白术、干姜、薏苡仁、陈皮、法半夏、炙甘草。

        (2)温肾以期三焦气化 三焦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也是诸气升降出入的通道,水液的气化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肾主一身之水,又主一身之阴阳,三焦之气化又赖肾之阳气的温化,温煦肾阳则水液由三焦气化输布全身,气化失司则水液停聚而成痰饮。方选真武汤合金匮肾气丸化裁。药选熟附子、肉桂、干姜、五味子、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鹿衔草。

       3.行气

        (1)宣肺气以利肺中痰浊 肺主宣发,肺气不宣,痰浊郁阻于肺中,而见咳嗽、咳喘,痰多胸闷等病证。方选杏苏散加减。药选杏仁、紫苏叶、前胡、桔梗、枳壳、陈皮、法半夏、茯苓、防风、甘草等。

        (2)运脾气以消中焦痰湿 脾主运化,若脾虚失运,则水湿不化聚而成痰,以致脘腹痞胀,便溏黏滞,呕恶痰涎,头重身困,不思纳谷等,方选平陈汤加味。药选苍术、陈皮、厚朴、紫苏梗、茯苓、草果、白扁豆、砂仁、生甘草等。

        (3)疏肝气以开郁痰 肝主疏泄,若肝失疏泄,气机则郁而不畅,水液则随气结而为郁痰,郁痰可随气而走,“痰之为物,随气而行,无处不到”。常见脘胁胀闷,或咽阻似有痰壅,或周身痰核瘰疬等。方选四逆散合四海舒郁丸化裁。药选香附、柴胡、枳壳、苍术、川芎、茯苓、木香、海藻、厚朴、生甘草。

       4.降气

        (1)降肝气以泄木气横逆 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津液聚而成痰,痰气阻于咽喉而为梅核气;或肝郁日久,气郁化火,木火刑金,以致咳嗽,咽干,咳痰,黏稠,时而面赤等。方选半夏厚朴汤或泻白散合黛蛤散化裁。法半夏、厚朴、茯苓、柴胡、桑白皮、黛蛤散、土贝母、夏枯草、海藻、生甘草。

        (2)降肺气以肃蕴肺痰浊 肺既主宣发又主肃降,肃降肺气,以利于通调水液,如若肺气不降,水液不得调节、则聚而成为痰浊,阻塞肺窍,则肺气上逆为咳为喘,胸痞痰多等。方选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药选紫苏子、莱菔子、芥子、葶苈子、法半夏、白前、厚朴、桔梗、茯苓、生甘草。

        (3)降胃气以除心下痞满 中焦脾胃居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气不降,则水湿浊气不走,聚而成痰饮,蓄停心下,脘中痞满,呕恶痰涎;或眩晕或腹痛雷鸣下利等。方选泻心汤类、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法半夏、橘皮、茯苓、天麻、紫苏叶、白术、木香、枳壳、荷叶、天麻、甘草等。

伤寒论全文多少字

       陈慎吾一生治学《伤寒论》,早年以《内经》释《伤寒论》,中年以各家之说注《伤寒论》,晚年以临床实践证《伤寒论》。他崇尚仲景学说并以之指导临床,如擅用桂枝汤、麻黄汤、白虎汤、承气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诸方剂以治因外邪引起的各种急性热病。在治疗内科杂病时,用桂枝甘草汤、苓桂术甘汤、炙甘草汤、瓜蒌薤白汤等剂治疗心疾。治疗肝病,以柴胡剂为主,把柴胡剂作为一味药来应用。他遵循保胃气的法则,常用理中汤、泻心汤、旋复代赭汤诸方治疗不同类型的脾胃病。喜用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麦门冬汤诸方以治肺病。惯用八味丸、四逆辈以治肾阳不足之证。常用桂枝汤、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气汤、抵挡汤(或丸)、四逆散、半夏厚朴汤、温经汤、芎归胶艾汤等辨治妇科疾患。

《本草精荟》:温中止呕:生姜

       问题一:全本伤寒论 一共多少字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包括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者5万字左右,后者3万字左右。

        问题二:伤寒杂病论 有多少字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包括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者5万字左右,后者3万字左右。

        问题三:金匮要略共有多少条原文?载方多少首?用药多少味 一、这个问题涉及到《金匮要略》这本书的详细内容,有关解释简介如下:

        《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二、有关内容详解如下:

        《金匮要略》3卷25篇,第2篇至22篇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科病证脉治,论述精要,为读者提供了辩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是我国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著作之一。书中重点论述了内科病证,诸如痉、湿、、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疟病、中风历节、血痹、虚劳、肺痈、咳嗽上气、奔豚气、胸痹、心痛、短气、腹满、寒疝、宿食、风寒积聚、痰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水气、黄疸、惊悸、吐血、下血、胸满、吐血、呕吐哕、下利等40多种。同时还论述外科、伤科如痈肿、肠痈、浸*疮、刀斧伤等病证。此外,设有女科病证的专篇论述。该书以疾病分篇,论述每种病证的不同症型和不同阶段的治疗,以及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临床实践,便于后世业医者分析比较,学习掌握治疗中的圆机活法。此外,书中另有脏腑经络病脉,摄生养慎以及饮食卫生、饮食禁忌和食物中毒的防治等论述。

        《金匮要略》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丰富诊疗经验,当时对多种疾病的病因认识,已明确地归纳为三大类,并将体虚感受外邪、从经络传入脏腑(所谓内所因)列于发病的首位。重视四诊合参,以脏腑经络为辨证重点,结合营卫气血、阳阴五行等理论。在论治方面,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所谓上工治未病。强调在治病时必须照顾整体,调整脏腑功能。

        《金匮要略》共收集方剂262首,方剂的特点和《伤寒论》方一样,所收载的大部分方剂,确有较高的疗效,如大柴胡汤、泻心汤、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鳖甲煎丸、当归生姜羊肉汤、半夏厚朴汤、厚朴七物汤、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甘麦大枣、酸枣仁汤、肾气丸、麦门冬汤、葶苈大枣泻肺汤、黄土汤、枳术汤、括萎薤白白酒汤、桂枝茯苓丸、温经汤、胶艾汤、大黄牡丹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白头翁汤、苓桂术甘汤、十枣汤等方,均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所载方剂具有药味精炼、配伍严密、主治明确的特点,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或称之为经方,后世方剂学发展的重要依据。

        《金匮要略》除汤、丸、散剂内服和针灸治疗外,还载述了温熨、坐约、烙法、洗浴法、药摩、鼻内用药、吹耳、灌耳、浸足等外治法,为临床治疗学和保健卫生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记载的若干急救卒死治法,特别是对自缢,书中生动地记述了如何用人工呼吸配合药疗、食疗、 *** 、吹耳外治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抢救,操作规程符合科学性。

        问题四:《伤寒论》的作者是谁? 《伤寒论》作者张机,字仲景,约生于公元150~219年,南阳郡涅阳人。少时随同郡张伯祖习歧黄技,好学多思,终至青出于蓝,医术远超其师,成为著名医家,与华陀并称于世。因其对临证医学的卓越贡献,而被后世医家奉为医圣。 仲景生平《汉书》无传,其生卒年份无从确认。北京中医学院主编《中国医学史》(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5~17)则将其生年确定为公元150年,卒年确定为公元219年。 关于仲景的籍贯,认识亦不尽一致。李濂《医史卷六》记:“张机,字仲景,南阳人也。”《襄阳府志》记其为南阳棘阳人,而《河南通志》谓:“张机,涅阳人。”80年代初,有研究者考证(1)确认涅阳(河南邓县穰东镇张寨村)为仲景出生地。 仲景生平事迹中,最著名者,即其曾为长沙太守之说。始见于北宋林亿等校定《伤寒论序》注:“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也,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此前并无相似文字记载。《后汉书》和《三国志》均未为其立传,即如王叔和、皇甫谧等晋唐医家,在论及张仲景时,都未提及此事。其为长沙太守之说,始于北宋,其后日盛。 尽管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仲景为长沙太守之说影响甚大,流传很广。传说其为长沙太守时,每逢旧历初一、十五,即停办公事,在大堂上置案诊病,称为“坐堂”,故至今仍称药堂应诊之医生为“坐堂先生”。后世尊称仲景为张长沙,其方为长沙方,皆源于太守之说。 仲景医德高尚,向为后世所传颂。其所处之时,风气日颓。士子多追名逐利而不求务实。仲景对此颇感愤慨,并予以抨击。反对重巫轻医的不良风气,呼吁社会关心医学。同时,也对因循守旧、不负责任的恶劣医风给予无情批判。自己则以拯疾济世的崇高责任感,刻苦钻研,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伤寒杂病论》,创立辨证论治原则,奠定中医临证医学不朽之基。

        问题五:请教善知士:《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灵枢》《素问》《难经》《温病条辨》原文各是多少字呢? 《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十卷22篇本,为网络本,含宋臣序、张仲景自序、辨脉法、伤寒例、辨b湿⒙鲋ぁ⒘经病、可与不可。

        全书――含标点62506字。测算中间一页,含标点1328字,人工测标点为287个,除标点字数为总字数的78.389%;再测算后部一页,含标点1360字,人工测标点也为287个,标点占21.1%;两次平均除标点字数为总字数的78.643%;含标点62506字乘78.643%,《伤寒论》全书不含标点在49156字左右。

        辨b湿⒙鲋ぁ⒘经病部分――触标点31198字,不含标点约24456字。

        可与不可部分――含标点21177字,不含标点约16600字。

        辨脉法、伤寒例部分――含标点8913字,不含标点约6986字。

        两序含标点1210字。

        《金匮要略》三卷25篇本,为网络本,无序。

        全书――含标点36245字。测一页,含标点967字,标点199个,79.42%纯汉字。再测算后部一页,700字(含标点),人工测标点为129个,标点占18.429%,81.571%纯汉字;则《金匮要略》全书不含标点在29081字左右。

        结论:张仲景《伤寒》近5万言,《金匮》近3万字。(注:版本不同,字数多少有差异,也没个定本)

        《黄帝内经》

        《灵枢》《素问》

        宋林亿新校正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本,计81,630文;

        南宋史崧校正本《灵枢经》,计65,388文;

        合162篇共147,018字。(注:以上为篇名+正文字数,各版本会有少量出入。)

        《黄帝八十一难经》

        网络版,使用word字数统计。含大小标题、标点,14,761字。含大小标题、去掉标点后统计,约12,258字。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温病条辨》

        此书为温病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共六卷,系清?吴瑭撰,嘉庆三年(1798)完成,前后花了六年时间。

        卷首,引《内经》原文计十九条,以溯温病学说之源。

        卷一,为上焦篇,论述各种温病的上焦证。

        卷二为中焦篇,论述中焦的各种温病及寒湿证的证治方药。

        卷三为下焦篇,阐明了温病下焦证的证治方药。

        卷四为杂说,设短篇论文十八篇,分论与温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善后有关的问题。

        卷五为“解产难”。

        卷六为“解儿难”,结合温病理论研讨产后调治、产后惊风、小儿急、慢惊风和痘症等。

        用word统计网络版(地址:pan.baidu/...713100),含大小标题、标点,116,684字;含大小标题、去掉标点后统计,约100,582字。

        △数据来源:部分摘自网络,部分为个人亲自测试。

        ...>>

        问题六:伤寒论中第7条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这个字怎么读 有两种读法,第一种:念jinjin,认为是河南方言,意思是僵硬 第二种:念shushu,意思是像没长满毛的小鸟一样,行动不便

        问题七:《伤寒论》真相到底是什么? 《伤寒论》,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 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在中国古代是对热性病的通称,并不是某一疾病的专门病名,古人常把疾病的诱因当作病原,所谓“人之伤放寒者则为热病”意思是说,凡人受了风冷,就会患发热的病,认为一切发热的病,都是因受冷发生的,所以通称“伤寒”,因此“伤寒”二字,包括多种流行性热病。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的伤寒也正是该义,与现代的伤寒症无关。

        《伤寒论》

        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

        第二卷为“伤寒例”、“辨b湿⒙鲋ぁ薄“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b湿⒌闹ぶ.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六经形证

        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但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后,于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金皇统四年即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刊行,有详注,逐渐取代白文本《伤寒论》,白文本南宋未再翻刻,至元代,白文本《伤寒论》除少数藏书家偶有其书外,社会上已无该书。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江苏常熟藏书家赵开美偶然得到北宋刻本《伤寒论》十卷,请优秀刻工将此书收刻于《仲景全书》中。北宋原刻本旋即丢失,现今仍在留存的只有赵开美本。赵开美本逼真宋版,后世尊称赵开美本为宋本伤寒论。赵开美本今存五部。《伤寒论》在国外亦有广泛影响。

        除此之外,其他还有《唐本伤寒论》(唐孙思邈)、《宋本伤寒论》(宋高继冲)、《金本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已)、《宋本伤寒论》(明赵开美)、《康治本伤寒论》(日本)、《康平本伤寒论》(日本)、《桂林本伤寒论》、《敦煌本伤寒论》(残卷)等版本。

        《伤寒论》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运用四诊八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对伤寒六经病各立主证治法,如“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经证用白虎汤;阳明腑证用承气汤;少阳病用小柴胡汤……归纳总结了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症候类型的证治经验,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能有机地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示人以证治要领。

        《伤寒论》另一突出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重大贡献。本书记载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体运用到方剂之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代表名方。书中记载的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

        张锡纯言:“鲜姜种于地中,秋后剖出,去皮晒干为干姜;将姜上所生之芽种于地中,秋后剖出其当年所生之姜为生姜。是以干姜为母姜,生姜为子姜,干姜老而生姜嫩也。”

        一、功效应用

        生姜味辛,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其特点既能入药,又可祛腥、祛膻、祛寒,常做食材烹饪之用,功效尤善温中止呕,又善解表祛寒,实药食同源、 养生 保健之佳品,所以自古有“冬食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之谚语。孙思邈称生姜为呕家圣药。

        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虚寒,畏寒呕吐,肺寒咳嗽,食物中毒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别录》:“生姜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

        《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本草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长沙药解》:“降逆止呕,泻满开郁,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气好而行滞,荡胸中之瘀满,排胃里之壅遏,善通鼻塞,最止腹痛,调和脏腑,宣达营卫,行经之要品,发表之良药。”

        《本草备要》:“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治伤寒头痛,伤风鼻塞,咳逆呕哕,胸壅痰膈,寒痛湿泻。消水气,行血痹,通神明,去秽恶,救暴卒,杀半夏、南星、菌蕈、野禽毒,辟雾露山岚瘴气。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痹痛。”

        《医学衷中参西录》:“善开痰理气,止呕吐,逐除一切外感不正之气。若但用其皮,其温性稍减,又善通利小便。能解半夏毒及菌蕈诸物毒。食料中少少加之,可为健胃进食之品。”

        二、配伍应用

        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证。生姜辛温发表,加入辛温解表剂中,可增强发汗效果。治太阳中风证,体虚外感者,常配伍桂枝、芍药、甘草、大枣,即被誉为“群方之冠”的桂枝汤。若感冒轻微,也可单煎或加少许红糖、苏叶服用,有发散风寒之功。

        中药配伍中,生姜与大枣堪称经典。生姜、大枣皆是药食同源之品,但生姜偏于温散,单用有耗散之弊,而大枣偏于甘温,单用有粘滞之性。二药合用后,生姜可行大枣之滞,大枣可制生姜耗散之弊,同时辛甘化阳,又可增温中补虚之功。可谓互展所长,互制所短,尽显中药配伍之妙。

        生姜、大枣合用,甘温补虚,有补益后天脾胃之功。故广义而言,所有体虚者,皆可应用。若能经常服用,调理身体,实为 养生 良方。

        若平素胃寒体虚者,可用生姜几片、大枣几枚(掰开)、冰糖一块,常做代茶饮服,有温胃散寒,强壮体质之功。若老年人群,或二目干涩者,可再加枸杞子、菊花若干,共同饮服,则能滋补肝肾,养肝明目。

        《伤寒论》中有关生姜、大枣用法颇多。仲景用姜枣,常有三种用法:其一、用其扶正以祛邪外达,如桂枝汤、柴胡汤、新加汤等方,除用姜枣固本外,亦取增加祛邪之力;其二、纯用其扶正,如建中汤类方,姜枣配伍,辛甘化阳,以其扶正固本;其三、用其解毒,实际就是驾驭“有毒”之药,如十枣汤、半夏汤、生姜泻心汤等方,姜枣甘缓补中,可制悍方之烈,固使用攻伐类药时,常于方中加此二药。

        张锡纯言:“与大枣同用,善和营卫,盖藉大枣之甘缓,不使透表为汗,惟旋转于营卫之间,而营卫遂因之调和也。”

        2.用于多种呕吐之证。生姜能温胃和中,降逆止呕,实为温胃止呕之要药。治胃寒呕吐,见呕吐痰涎,口不渴,或干呕呃逆,谷不得下者,最常配伍半夏,即止呕圣方小半夏汤。其中生姜与半夏配伍,即增止呕之功,又相畏相杀,生姜可制半夏之毒,实一举两得。

        若治热证呕吐,常配伍竹茹、黄连等清胃热之品,寒温并用,攻补兼施。

        若治胃中不和,心下痞硬,或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常配伍人参、黄芩、黄连、半夏、大枣等,即生姜泻心汤。

        黄元御言:“参、甘、姜、枣温补中气之虚寒,黄连、黄芩清泻上焦之郁热,半夏、生姜降浊气之冲逆,消痞硬而止哕噫也。”

        汪昂言:“有声有物为呕,有声无物为哕,有物无声为吐。其症或因寒、因热、因食、因痰,气逆上冲而然。生姜能散逆气,呕家圣药。”

        3.用于风寒客肺的咳嗽。生姜有温肺除痰止咳之效,常配伍其他散寒止咳药用。

        若治鼻流清涕不止,忿嚏不休,可用生姜与桂枝配伍,专扶上焦之阳,即郑钦安名方姜桂汤。

        唐步祺会郑氏之意,治肺阳虚咳喘,症见咳白泡沫清痰,夜不能卧,面目虚浮,背及双脚冰冷者,常用大剂生姜与干姜、桂枝合用,再配伍于麻黄附子细辛汤中,共奏温肺散寒、利化痰饮、表里兼顾之功,疗效显著,实为火神大医。

        4.用于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生姜可解以上诸毒,尤其应用半夏、南星时,常配伍等量生姜,相畏相杀,即制其毒,又可增加止呕之效,堪称良法。

        若食鱼蟹、海鲜、野禽等出现呕吐等不适,可单用生姜煎服,或加少许苏叶以解之。

        三、用法用量

        生姜常入煎剂,也可捣汁兑服,而今以有免煎颗粒,可直接冲服,也可做丸散。传统入煎剂为例,若做 养生 之用,几片即可;若用其发散表寒或温里补虚,常用十余克至几十克不等;若用其降逆止呕或解毒监制之效,常用至几十克以上。

        生姜与半夏配伍,为杀半夏之毒,其用量常与半夏相同。而仲景在半夏厚朴汤中,一剂药就曾用到125克以上。

        四、应用注意

        生姜辛温,故阴虚内热及热盛之证忌用。

        李东垣言:“夜不食姜者,夜主阖而姜主辟也。秋不食姜者,秋主收而姜主散也。妊妇多食姜,令儿歧指,象形也。”

        朱丹溪言:“阴分咳嗽者,多属阴虚,宜用贝母,勿用生姜,以其辛散也。”

        汪昂言:“人特知陈皮、生姜能止呕,不知亦有发呕之时。以其性上升,如胃热者非所宜也。藿香亦然。”又言:“久食兼酒,则患目发痔,疮痈人食之则生恶肉。”

        张锡纯言:“孕妇食之,令儿生歧指。疮家食之,致生恶肉,不可不知。”

        附药:生姜皮的功效与应用

        生姜皮为生姜切下的外皮。性味辛,凉。功能和脾行水。多用于水肿证,取其以皮达皮之意。治疗水肿,常配伍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等利水消肿药,即五皮饮。常用量十余克。

        《本草备要》:“姜皮辛凉,和脾行水,治浮肿胀满。”

        ——中医实战笔记:21.1.11晚修改

        #中医实战笔记#

       

       

       

       好了,今天关于半夏厚朴汤 伤寒论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半夏厚朴汤 伤寒论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半夏厚朴汤 伤寒论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